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钟南山院士呼吁“手帕回归”少用纸巾

2008-03-03 10:00: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总能唤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的童年记忆。然而,随着纸巾的普及,现在的中国人却真把手绢“丢”了。方便、省事的纸巾取代手绢的同时,能源浪费、二次污染及卫生隐患也接踵而来。

  环保要从小事做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呼吁:“广用手帕,少用纸巾,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钟南山院士呼吁“手帕回归”少用纸巾
 


  商场、超市难觅手绢踪迹

  日前,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朝阳区大、中、小型几家商场、超市,发现销售手绢的柜台寥寥无几。在某国营商场内,听说记者要买手绢,售货员很惊讶:“现在还有人用这东西啊?我们都十几年没卖过了。一来没人买,二来利太薄。”她也表示,确实有人来询问过手绢,基本都是老年人。在日用货品齐全的大超市,手绢也早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花花绿绿的纸巾和小毛巾。不过,记者最终还是在新世界百货某丝巾柜台找到了手绢。但它已不再是老面孔,而是向礼品化方向发展——质地高档了,但花色却没以前那么多。一看价签,更吓人一跳,普遍价格在150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48元,都是日本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店员称,有时三四天都卖不了一块,买回去也大多当礼品送人。

  曾作为生活必备品的手绢如今哪去了?浙江一带规模最大的某手绢厂外贸部负责人许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生产手绢4800万条,98%直接出口,另外2%通过外贸公司销往国外。在国内,虽然一块手绢出厂价仅1块钱,却几乎没有市场。“而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一个月就能卖500万条。”国内最早生产手绢的江苏某集团副总李女士也感慨:“现在我们的产品全部外销,内销基本没有。”

  据了解,我国现有手绢年生产能力约6亿条,每年出口4.5亿,留给国人消费的仅1亿条,目前,我国每百人年均消费手绢已不足一条。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晓红表示,目前全国很多手绢厂纷纷倒闭、转让、改产,数量从几年前的上千家锐减到数十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其他一些国家的商场,都设有近百平方米的手绢专柜。在日本,更是连小卖部都能买到手绢,日本人习惯用手绢擦汗、擦手。由于很多地方是榻榻米,因此不少女性会在跪坐后用手绢盖住脚,以示文雅。餐后,剩余点心也用手绢仔细包好。可以说,日本人生活根本离不开手绢。一次调查显示,日本人均拥有12条手绢,不少人习惯随身带两块手绢,一块用来擦嘴,一块用来擦鞋。

  剪不断的手绢情缘

  追溯起手绢的历史,就更久远了。我国先秦时代就有了巾,到东汉演变为手绢。欧洲最早的手绢出现在中世纪。最初,人们把它看作荣誉的象征。美国人也将手绢作为信物,赠给心上人;法国人的手绢形状最初五花八门,为折叠方便,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5年下令:“手绢每边长度相等”,沿用至今。

  十几年前,每个国人几乎人手一条手绢;如今,这一“贴身之物”却渐行渐远。在28岁的李小姐心中,手绢早已成了童年记忆:“上幼儿园时,每个小朋友胸前都用别针别着手绢,五颜六色的,各式各样,方便老师给小朋友随时擦汗、擦鼻涕。做游戏时,还被拿出来当道具。现在闭上眼睛,仿佛还能闻到妈妈洗过的手绢上残留的淡淡香皂味,真让人怀念。现在的纸巾虽然有的也有香味,可再也找不回过去的感觉了。”

  采访中,72岁的薛大爷掏出一块洗褪了色的手绢说:“我的口袋里每天都揣着它,坚持几十年了。擦鼻子、擦汗、包东西,样样都离不了。想当年,商场里的手绢柜台上摆放着各色手绢,可壮观了。但现在几乎找不到,想换块新的都难。纸巾虽然用着方便,可实在太浪费了。想想还是以前的一些习惯环保啊。”

  一年用掉7400多万颗大树

  与日渐萎缩的手绢行业比,从上世纪80年代起,纸巾企业就已遍地开花。据了解,中国1998年就成为全球第二大生活用纸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生活用纸为每年2.6公斤。以13亿人口计,一年消耗的生活纸制品为440万吨。在某家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各种品牌的抽取式、袋装式纸巾不下数十种。据工作人员介绍,有时一天就能卖出十几箱。“毕竟纸巾用着方便,不像手绢,用过还得洗。”

  手绢被纸制品替代的背后,则是环境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指出,首先,浪费纸张等于加入了砍伐森林的行列。据统计,生产1吨纸,需砍伐17棵十年生的大树,生产440万吨生活纸制品就要砍伐7400多万棵!而中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17%。

  其次,污染环境。我国一些江河污染,大部分是因上游造纸厂排污造成的,为此,国家每年都要花大量财力治理。而这些纸厂生产的多是纸巾、卫生纸等。此外,废弃的纸巾往往被随意丢弃,同时也难以回收,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再次,纸浆供应过度紧张。以2004年为例,全国造纸工业纸浆消耗量4455万吨,其中,进口纸浆占38.5%,仅次于石油和钢材。

  最后,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京生指出,目前市面上的纸巾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小摊上的纸巾卫生更难以达标,长期用来擦嘴,难免影响健康。比如,一些过白的纸巾是在生产过程中加了荧光增白剂,内含一种致癌复合有机化合物。一般造纸厂用氯作漂白剂,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基类化合物,被证实可能导致肝癌。

  让国人重拾丢弃的手绢

  “在发达国家,手绢几乎成了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方面。”董京生告诉记者。此前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布什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平时都会随身带块手绢。在欧洲国家,手绢更是绅士和淑女的象征,并逐渐成为了“绿色时尚”的标志。

  董京生指出,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更应合理利用这一资源,重拾用手绢这一好习惯,并让它成为文明的象征。“虽然在欧美国家也有人用纸巾。但整个欧洲才5亿消费者,我国有13亿多,森林资源根本承受不了。”几年前就坚持用手绢的董京生还教给大家一些使用手绢的小窍门,如用装纸巾的小口袋来盛放手绢,避免造成污染;多准备几条手绢轮换着用;另外,每天洗脸时,顺便把手绢用无磷洗衣粉或肥皂洗一下。

  其实,早在2001年,消协就曾提出“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的倡议,但收效甚微。董京生表示,要改变人们的习惯,光靠“倡议”远不够,有关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抑制纸巾生产,鼓励手绢消费。他建议在中小学生中倡导用手绢,以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理念。此外,餐厅纸巾也应像塑料袋一样,实行收费或禁用。一些老百姓则在采访中提出,手绢定价不要过高,要让大家用得起。

  任官平最后呼吁,不仅是手绢,其他一次性用品也要少用。如少买明信片,一个电话、电子邮件同样能传递亲情和友情;少用一次性纸杯,多用玻璃杯、陶瓷杯;凡用过的纸袋、信封,可视情况重复使用;不用普通木杆铅笔,而用自动铅笔等。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