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德国免费体检鼓励献血

2008-02-17 13:5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为了提高民众的献血热情,各国卫生机构可谓动足了脑筋。在德国,民众不仅献血热情很高,而且分文不取。

  德国汉诺威市血液中心是红十字会的下属机构,服务区域包括3个省和2个直辖市,服务人口达1250万。该中心负责人雷尔博士告诉记者,血液中心每年接待无偿献血者80万,采血量达400吨。据悉,该中心平均每天要完成43次下社区的采血服务,每次有五六名工作人员参与。即使只有500多人的社区,他们也主动上门。此外,在献血前,来中心工作的志愿者还会与献血者会面,解答问题并约好献血时间。

  记者来到了一个社区献血站。这家献血站临时建在汉诺威达大学的医护中心内,包括咨询部、体检部、献血部、休息部,以及专为孩子设置的娱乐空间。接待我的雅勒琳医生说,每位献血者都会接受一次免费的身体检验,以便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她说:“献血者通过体检可以获知自己的血型,有无各类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疾病。”这也是很多人愿意来献血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德国,这些项目全查下来,至少得花1000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10.5元)。

  当天,记者也加入了献血队伍,填写了志愿书后,就开始由全科医生进行体检,主要是一些常规检测,包括内科、外科、心电图、五官科等内容。采血时,一直有工作人员陪我说话。令我惊讶的是,在德国每人每次的献血量竟是500毫升。在抽血之后,护士拿六七个小瓶来分装记者的血液,然后送去化验室,对血液的几大常规项目进行检测。抽出备用的血液将被暂时搁在一个特定的血库里,以待进一步检验。雅勒琳医生说,经过严格检测后,德国医院里使用的血液基本上是安全的。检测的失误率仅为百万分之一。

  献完血,记者和其他献血人一起走进旁边的餐厅,这里提供免费的食品,有面包、点心、水果和咖啡等。工作人员还送给记者一件献血宣传衫和电脑鼠标垫等作为纪念。

  两周后,记者收到了德国红十字会的感谢信,里面有我的献血证和体检证明。由于记者的血液没有问题,以前保存的血液就被允许使用。如果化验结果有问题,这些血液则会被处理掉。在记者的同意下,检验结果还转交给私人医生。信里有几句话格外令人感动:请您将献血的经历告诉周围的人;请您继续来献血;下次来时,最好带一位从未献过血的好心人,家人、朋友、同事或者熟人均可。您损失了一点血液,却壮大了献血者的队伍。

  编者后记:我们国家也鼓励年满十八岁、身体健康的公民踊跃参加义务献血,但是血库缺血、医院告急甚至因缺少备用血浆而不得不停止一些预定手术的事情时有耳闻,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为什么我们国家跟国外在献血方面差距如此之大?

  小编认为,咱们国家在要求公民献血时,偏重强调付出和义务,并没有很好地宣传献血行为给献血个人带来的益处:现代医学已提出,隔段时间适量献血不但不会“伤身”,反而对促进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有好处。而且,由于采用的是一次性采血器材,献血者的健康也是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的。如果国家能够为在无偿献血中感染疾病的公民建立保险机制就更完善了。

  回过头再来看德国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的做法不仅仅很好的平衡了“献”与“得”的关系——献血的同时也免费做了一次体检,而且给献血者以社会尊重,还可以带动周边的人都参与到献血队伍中去。无疑,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

  希望我们国家今后能借鉴国外好的经验,采取一些措施,让大家都乐于献血,去帮助那些需要输血的人。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