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两次“拒签事件”有何因果关联?

2008-01-29 14:34: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我们似乎可以找出两次“拒签事件”之间的某种因果联系。对一个悲剧原因的探求,正是为了避免更多的悲剧的发生,而一个国家,就是在悲剧的避免中进步着。

  湖南青年肖志军拒绝签字致使难产的恋人李丽娟身亡的悲剧,没有在浙江的德清县重演。当地某产妇需要立即进行剖腹产,其丈夫拒绝签字。县人民医院几位医生在和医院领导、县卫生局沟通后,联合在手术告知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断然施行手术,目前产妇正在康复中。

  李丽娟的悲剧发生后,笔者能理解医生的处境和选择。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下,让医生冒着手术失败可能为自己带来巨大风险自行施救是一种几近于严酷的要求。何况肖志军事件中医生拿出医疗行政机关的规定,能充分证明自己尽到了一个医生的职责。

  但肖志军拒签事件的广泛讨论,对人们认识正在蜕化萎缩的医德这一命题,无疑起了以正视听的作用,这一事件同样给了不少医生一个好的启迪。这场大讨论让人们重温了职责的含义———即使现行制度是有疏漏的,你仍然可以有条件做一个好医生,而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并不一定必须写进某种规定里才去践行。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找出两次“拒签事件”之间的某种因果联系。对一个悲剧原因的探求,正是为了避免更多的悲剧的发生,而一个国家,就是在悲剧的避免中进步着。

  这次手术的抢救小组组长事后说:医生尊重生命应当高于一切。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将尊重生命放在医生职业伦理的首位,应是个常识。可是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某种职业的从业环境相当恶化时,尊重常识、坚守底线可能会异常艰难。比如善待学生勤于教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可在不理想的环境中,能做到这些的教师显得格外稀缺。

  由于当下存在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家属对医生不信任的状况,我们不能要求个人去承担制度带来的巨大风险。而浙江德清的医生所为不但可贵,更应该带给这个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人一种启思:现实不尽如人意,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心安理得地不行善甚至作恶。德清县人民医院几位医生在作出无家属签字进行手术的决定之前,尽最大可能地做好抗风险的准备。他们不但有尊重生命高于一切的职业风范,更有行善的智慧。

  南京“彭宇案”发生后,有舆论悲叹这个案子的判决将吓阻人们行善。这种忧虑不无道理,此后一些老人跌倒无人帮助的新闻也似乎证明了这种忧虑。几天前,江苏镇江市一位十四岁的女孩看到一位老太太被自行车撞倒,前去搀扶,被老太太反咬一口说是她撞倒,后经围观的民众证明该女孩才得以脱身。这个新闻又成了“做好人难”的佐证。但这一新闻让笔者有一丝欣慰,无论现实多么艰难,依然有这种不怕做好事惹麻烦的小女孩,依然有德清这些明知有风险但毅然冒险救人的医生。善心和善行,哪怕只是一豆灯火,也能照亮走夜路的行人。让人相信,这个社会还是有温暖,有希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