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终端消费总量扩容
医药分业进程启动,政府投入逐渐增加,药品终端消费总量扩容在即。医保的扩容,无论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扩容后的蛋糕肯定将会在医院里被制作出来。除了制药企业可以分享这块做大的蛋糕利益外,商业也会享受“近水楼台”的便利。
公立医院改革,也会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变革和发展。大中型医院将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商业企业在服务基层中获利的机会也将增多。有眼光的商业公司已经开始努力打造医药物流产业链,通过渠道、品牌和成本等优势,提升公司在网络覆盖、物流配送、客户服务、品种保证等方面的能力,建立现代化快速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商业利好仍存变数
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切断了医院与药品销量之间的直接利益关联之后,以前医院靠销售药品作为主收入的模式将得到改变。医院将开始关心药品的配送效率、成本等更现实的问题。因此,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药品流通龙头企业将开始凸显谈判优势,并最终从中受益。
如果取消药品加成的措施能得到稳妥的推行,医院在整条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将被消弱。借鉴日本医药分家过程中商业集中度的变化过程,商业渠道的整合以及集中度的提高将成为必然。一些在药品加成时代能够“快乐生存”的商业企业可能面临危机,一批具有资金、规模和网络优势的大型商业企业将受益。
当然,也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已有企业担心,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可能会迫使制药和商业企业作出“让利”的承诺。
目前,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原则意见,更多的实际操作措施仍值得期待。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包括商业在内的医药行业充满了机会和挑战,但愿商业企业能够审慎而积极地思考应对改革的多种方案,唯有应变力的提升,才会在竞争中保持持久的优势,分享改革带来的现实利益。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8月1日,长沙市城区17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首批200种常用药列入“零差率”销售范围。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