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去年我国医药外贸在逆境中平稳前行

2010-02-12 11:4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2009年,我国医药外贸总体运行良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3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跨国药企加快在华扩张步伐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在全球尤其是欧美市场上空继续笼罩,欧美等发达国家医药市场增长较为缓慢。在全球新一轮医药产业转移的推动下,跨国药企在新兴市场的投资行动愈加频繁,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成本的临床试验资源,医药市场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年均速度高速增长,再加上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使跨国医药企业明显加快了对华扩张的步伐。

  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利用外资方式既有独资也有合资和合作。目前,合资和独资类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医药企业总数的30%,销售额约占整个医药产品销售额的26%~27%,是中国医药市场上重要的角色之一。辉瑞、默沙东、罗氏、GSK、诺华、拜耳等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不少外资企业还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并把触角伸向药品批发领域,在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据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3个,同比下降15.2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33.66%。

  贸易摩擦明显增加

  自金融危机以来,不少国家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对中国制造产品,特别是低端医药产品加以限制,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明显增多。

  2009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的贸易摩擦主要是集中在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上,发起案件有4起,涉案产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工业盐、葡萄糖酸钠,涉案金额1.4亿美元,涉及的国家有阿根廷、印度以及欧盟。其特点为:一是涉案产品范围由原料药扩展到医疗器械类产品。以往,我国医药类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产品90%以上是西药原料药,而自2008年下半年,我国一次性注射器被巴西、乌克兰分别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2009年9月阿根廷又对同一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458万美元。二是涉案的国家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扩展。以往,医药类产品主要起诉国家是印度,从2008年开始,一些新兴市场如巴西、乌克兰和阿根廷也开始对我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三是涉案金额逐年增加。2006年以前,个案的涉案金额都不到1000万美元,2006年印度对青霉素工业盐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9950万美元,2007年印度对头孢曲松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为1560万美元;2009年印度对我国生产的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1.3亿美元,成为国际上对华医药产品反倾销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四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反复提起反倾销调查,如一次性注射器在前后一年的时间内就有3个不同国家提起反倾销调查,而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也已3次提起调查。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显出触底迹象,各大跨国制药企业为缩减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在普遍紧缩支出、重组内部机构、调整研发重点、暂缓上马新项目的同时,增加了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力求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减缓危机的不利影响。据IMS统计,2010年全球医药市场增长为4%~6%,市场规模将超过8250亿美元,到2013年全球医药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4%~7%的增长速度,届时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9750亿美元。而中国医药市场未来4年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13年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21%。在此大背景下,预计2010年我国医药外贸发展将有以下五大趋势:

  (一)医药外贸增长态势有望保持。我国在传统大宗化学原料药上的优势将继续保持,特别是抗生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氨基酸等产品出口有望恢复性增长;西成药和医用诊疗设备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也会保持一定增长,尤其是我国企业在保持现有中小型医疗器械比较优势的同时,正凭借更多质优价廉的高附加值医疗设备产品和技术加大对国际高端市场的开拓力度,打自主品牌、建营销网络将是越来越多企业的努力方向。

  (二)医药产品进口或继续扩大。新医改的深化及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将继续带动内需的扩大,大量关键医疗设备与技术以及西成药、生化药等的进口量势必继续上升,国内企业会借助这一势头扩大医药产品进口。

  (三)部分产品出口将继续受阻。受国际市场需求整体萎缩和监管政策趋严等因素影响,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将会继续出现逆差。一些相关保健品和用于康复和理疗用途的按摩器具产品出口面临的阻力短时间内亦难消除,形势不容乐观。

  (四)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欧美国家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继续对我国施压,不排除发生新一轮的币值之争,并导致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贸易战。此外,不少新兴经济体因受到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出于维护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也会对我国制造产品加以限制,所以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很可能显著上升。

  (五)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随着我国医药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新一轮商机,以并购、上市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尽管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充满挑战与困难,但未来前景将越来越光明,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将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的主旋律。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