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药产品逆势拓展国际市场,获得一张漂亮成绩单。深圳海关昨日透露,深圳口岸医药品去年出口值5.4亿美元,同比增长55%。
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说,在一批深圳民营企业的带领下,深圳医药品不仅在欧盟等主要市场取得佳绩,而且在东盟等新兴市场获得很多市场份额。统计显示,民营企业去年经深圳口岸出口医药品3.5亿美元,增长1.8倍,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6.5%增至64.8%。同时,深圳口岸对欧盟出口医药品2.9亿美元,激增1.9倍;对东盟出口8428万美元,高速增长83.4%。
肝素钠原料药是深圳第一大出口医药品种。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说,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猪饲养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肝素钠原料药出口国,肝素来源丰富稳定且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具有极强竞争优势。去年,经深圳口岸出口肝素及其盐3.3亿美元,剧增4.1倍,占整个医药产品出口的比重逾6成。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深圳口岸医药品出口形势良好,但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及高能耗高污染产能扩张,成为抑制医药行业发展的“瓶颈”。目前,美国药典委员会对肝素采用新的生产控制方法,修订后的美国药典标准已经生效,将中国肝素钠产品拒之门外。受此影响,深圳口岸去年10月至12月均无对美国出口肝素钠原料药记录。同时,印度去年7月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及青霉素工业盐中间体6-APA进行反倾销调查,导致去年深圳对印度青霉素工业盐呈现零出口。此外,欧盟技术标准过渡期即将到期,传统中药进军国际市场仍困难重重。
深圳海关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快引导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产技术改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大对技术先进企业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国际贸易保护措施与新出台技术标准的关注,提高药品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并适当分散出口市场,降低贸易摩擦风险,重视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有重点地开拓国际市场。
(责任编辑:麦伟贤)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9月12日,首届广州国际中医药大健康服务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博览会的主题是“中国梦,大趋势,中医梦,大健康”,围绕中华名医、名药药材、养老保健、养生旅游等多个展区,还举办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高峰论坛、中医药养生旅游高峰论坛、老年保健及养老非服务高峰论坛以及院长论坛等四大主论坛,建立政府、学术、行业对话的高端平台,引领和规范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为中医药行业发展开辟崭新路径。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