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构建药企核心竞争力的营销路径

2008-09-11 10:12: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当下,全球经济正步入冰河期,面对国内高速通胀、人民币加速升值,广东、浙江等地大量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纷纷破产。有消息说,广东和浙江20%以上的企业已经关门。

  有远见的企业老总,绝不会为出现这样的局面惊讶,他们应至少在3年前就开始准备过冬的棉袄,如果更有远见一点,他们应该利用原始积累,在产业价值链上寻找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经营模式;如果这些老板有这样的眼光,今天他们就是“安踏”、就是“华为”,而不会惨遭关门的命运。

  回到中国制药业,80年代的时候,当时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型制药企业——中原制药厂哪里去了?90年代席卷中国的三株集团、红桃K哪里去了?

  在急速变化的中国市场上,制药企业需要非常的谨慎。因为种种原因,民族制药企业家太关注眼前的竞争、太关注权力的租赁,而忘记了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东西——核心竞争力。种种事实表明,有没有战略眼光、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意识,确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不断发展壮大、能否永续经营的源头。

  中国制药企业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恒瑞集团、比如复星医药集团等,他们的发展见证了战略眼光的重要性。然而即使是中国最佳的制药企业,不要说国际领先的制药企业,即使是印度的领袖药企,也远非我们可比。

  横向对比,以中国优质企业为标杆,对比家电、IT、电信业,制药业迄今为止,还拿不出能和联想、海尔、华为相对比的企业,这是中国医药界的耻辱。

  我们不客气的把这种状况称之为——制药业整体塌陷。既然中国市场体量足够大,中国并不缺乏制药业人才,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领袖型制药企业呢?

  核心力营销:中国药企的必然选择

  怀着困惑,我们深入观察和研究了国内和国际领先的制药企业。我们认为,导致中国制药业整体塌陷的根源,在于体制和国内市场的缺陷,导致民族制药企业不是沿着规范的药品竞争发展,而是走向了以权力寻租为特征的营销竞争。

  导致走向这种竞争取向的因素很多,并非本书探讨的话题。但其危害性显而易见,一方面,药价虚高成了民众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是系统腐败带来的制药业塌陷。

  今天,中国制药业正面临着新局面。在2006年开始的系列新政冲击下,在国内整体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在产业内在发展动力的促动下,制药业的经营和营销正在急剧转型。

  早在2006年年初,柏青医药营销机构就提出,当前中国的药品营销,特别是处方药营销正在发生“总量增长、结构变化、行业集中、模式转型”的深刻变化,新的营销时代正在到来:从单一产品营销向企业整体营销转型,从战术营销向战略营销转型,从单点突破向体系营销转型,从规模导向向效能导向转型。

  然而,众多厂家面对急速变化的市场,却缺乏对变化的认识和应对策略,仍然沿袭习惯的营销模式来推广产品。正是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在2006年提出“核心力营销”观念。即所有的营销行动,都应该着眼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与强化,才能保证企业在产业升级和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中国医药业的状况,印证了我们2006年初的判断。中国医药企业正站在战略转折点上“漂流”。制药业的企业家们,必须像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所倡导的那样,发挥“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坏自己”,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去开拓,同时引入新思想或新方法。

  今天尽管面临着种种不利因素,但是柏青医药营销机构对于中国药业未来的前景却空前看好,我们认为,中国医药产业存在以下发展趋势:

  1、中国制药产业总体利好,市场扩容,需求向上,发展机遇仍然很多;

  2、政府监管趋严,市场逐步规范,产业环境的剧变将对弱势企业进行残酷淘汰;

  3、依靠机会主义、低水平仿制和不规范营销保持生存,将会越来越难;

  4、借助资本力、营销力和品牌力,有潜质、有雄心、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有希望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甚至国际性医药巨头;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看似纷乱繁复的局势下面,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优势企业加速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在发挥作用。如果从前民族药企业并无选择核心力营销的必要性;那么今天核心力营销已成为制药企业家们必然选择。

  找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营销路径

  核心力营销是过去30年中国医药营销“进化”的结果:从计划经济的商业调拨,到市场洞开的广告轰炸,再到终端推广,进一步向规范的学术营销和品牌营销升级,最终激烈的竞争中,制药企业终于走向了核心力营销。

  我们确信,突破当前红海白热化竞争、走出战略困局的方案就是:通过有远见的战略企划,符合战略的营销执行,不断积累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核心竞争力,最终远离竞争。这种思想虽然适合当前中国市场的现状,但显然并非柏青所原创。

  在“核心力营销”观念和构架上,我们确实汲取了西方先进理论的营养,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既然如此,那么本书存在的意义何在?

  首先,推动中国出现领袖型制药企业是本书的目标。

  助力诞生中国制药业的联想、华为,帮助中国制药产业诞生领袖型企业,为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制药业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本书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也是核心力营销诞生的原动力;

  其次,本书简化了核心竞争力的学说,提出了简便易行的分析工具。

  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来之后,管理学界派别林立,从学习论到资源论,从研发论到文化论,学者们提出了纷繁复杂的各类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界的探讨自有意义;但对于企业界来说,必须有一个简便易行的关于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模型,以便指导企业行为。

  我们确信,通过大量的营销实践和深入研究,我们找到了为药企构建核心力的营销路径。 在长达2年半的酝酿和写作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总结欧美领先制药企业的特点,另一方面,我们结合了中国本土成功企业经验,如杨森、先声、康缘、恒瑞等,抽丝剥茧后,我们提出了“核心力营销五星模型”这一实操性工具。有了核心力营销五星模型,有志于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家,就能依据我们提出的模型,来评估自己的核心力水平,并针对性的改进自己的经营行为。

  最后,我们详细阐释了达成核心竞争力的营销路径,将核心竞争力和营销首次合为一体。三九、华源、东盛之败告诉我们,中国的部分企业家并不缺乏发展雄心和战略眼光,却缺乏可行的操作性的方案。

  我们希望拥有核心竞争力,那么核心竞争力何来?如果说,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目标,那么营销就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工具和路径。本书在管理学界和营销学界,第一次把核心竞争力和营销结合,并提出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三大要素”、“五个支点”、“三项原则”等分析工具,并系统化的阐释了,企业利用上述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的方法,和规划核心力营销的工作步骤。换而言之,本书将帮助企业家们了解,如何通过营销行为来打到战略性的经营目标。

  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

  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企业要发展,也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根本动力——核心力。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与作用点。平移到企业,企业的市场定位、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点,投入资源的多少和效能,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

  这就要求企业家们考虑,我们的市场定位在哪里?在该市场中我们的竞争优势有哪些?相对于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优势有多大?

  与物理学中的力的三要素不同的是,让物体运动之力为外力,而企业的核心力则是内力,也就是说,一旦我们定位精准,具备了竞争优势,并且能够不断强化,我们就能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提升,从而远离竞争。这正是企业家经营企业的乐趣所在。

  核心竞争力的五个支点

  我们认为,分析企业自身的核心力可从五个基点入手,包括:研发与产品、资本与效能、渠道与推广、品牌与传播、管理与流程。我们将上述五点,称之为核心竞争力的五个支点,把这种分析问题的模型简称为——“五星模型”。

  一、研发/产品

  随着制药业逐步规范,中国制药业必须启动研发引擎,更新资金模式、组织模式等,进行突破性新药、模仿性新药、延伸性新药的开发。这在当前药品监管强化的大背景下,尤显意义重大,中国制药企业该怎样构建自己的研发能力,获得优势品种呢?本书的研发章节,将介绍我们的思考。

  二、资本/效能

  世界制药巨头们,几乎都是“自身发展+资本并购”的庞然大物,葛兰素史克、辉瑞、赛诺菲安万特等,大多是并购高手。但是民族制药企业并不缺乏并购失败的先例,我们该怎样运用资本手段,来打到快速、优质发展的目的呢?本书的资本章节,将给您讲述柏青的研究成果。

  三、品牌/传播

  对于制药企业,品牌是决胜未来的武器。现实是,我国本土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低水平重复严重,“红海”拼杀,单品牌过亿者少的可怜,5亿以上者屈指可数,重知名度轻美誉度,重促销轻忠诚,重价格战轻价值竞争等,品牌力仍很纤弱。在本章节,柏青将把我们关于品牌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和制药企业家们共享。

  四、渠道/推广

  渠道是本土药企生存、发展、壮大的核心资源,娃哈哈、联想的胜利,渠道的力量功不可没。拜耳收购白加黑,其主旨也是其销售网络。企业该怎样强化自己的战略性渠道资产呢?我们不成熟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裨益。

  五、管理/流程

  正如柳传志所言:中国企业,被淘汰的要么是适应不了环境,要么是管理上了出了问题。三株、三九,归根到底是管理出了问题。管理力量的获得和提升,一靠制度和流程等硬件,二靠企业文化等软件,三靠拥有战略高度和人格魅力的企业家和领导层进行推动。

  我们将在管理一章阐释我们的研究结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