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广东启动药品价格改革试点 争议最新“药方”

2008-12-04 19:0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两天,广东启动药品价格改革试点,目标直指“看病难”、“看病贵”等老大难。媒体一片欢呼,看起来老广享受改革成果,又要领国人之先。然而,在研究完省物价局发布的《关于全省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试行方案》后,又不免心生担心,这样的药价改革方案,会否有错开“药方”之嫌呢?
  据媒体报道,此方案最大亮点在于,对原属于市场调节价格的常见病处方药。
  
  将分期分批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实行政府最高限价。这一政策很容易让人思想混乱:最高药价不是一直由政府管着吗,何来重新纳入?

  众所周知,药品是特殊商品。其特殊之处,在于药品消费的主渠道在医院,而在医院决定吃什么药的是医生,掏钱的是病人。为了防止有人“花别人的钱不心痛”,对我国市场上流通的1万多种药品,政府将其中两三千种纳入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了强制限价;而其他七八千种药品,说是由市场调节,由于每个地方都在搞药品招标,基本上也是政府控制。

  但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存在药价高企,老百姓直喊看病贵呢?原因很复杂,但涉及药品消费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一些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仍有虚高。二是医院开出的“大处方”———同样成分的药,选贵的开;即使选了便宜的,多开几盒,总价格还是上去了。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政府严格限价,为什么还有虚高?原因很简单,强制定价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限的人马,却要面对来自全国的4500家药企(当然还有国外药厂)的两三千种药品,而且各家药企所处地区不同、生产成本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药品剂型不同,报价自是千差万别。有药品价格报高一点,即使没有腐败,单玩点猫腻,也太容易了。

  说到了这里,读者可能已经明白:既然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权威,对原有两三千种药品的强制定价,尚留存虚高;现在广东试点却要以一省级物价管理部门之力,扩大范围,将分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七八千种市场调节的药品(在全国市场流通的,基本也在广东销售)也纳入政府监管,谈何容易?

  以政府限价的方式,显然在一地难以推行;广东欲以逐步降低药品加成(医院药品加价率)的方式,来扼住“大处方”,同样也可能是开错了“药方”。要知道,在现有体制下,相当一部分医生开“大处方”的主要动力,是在药品回扣。药品加成降低甚至取消,医院的账面收益也许会减少,但只要“大处方”对药品销售有拉动,那么,相关药企的回扣,照样会源源不断地流到医院和医生的口袋里。

  总之,以我国现有药企现状的复杂程度,以及药品市场竞争的激烈水平,靠政府定价、靠取消医院加成来降低病人药品消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是天方夜谭,至少也是理想主义。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