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跨国制药企业危机下并购盛宴不断上演

2009-03-26 11:17: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3月11日,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宣布,将以411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先灵葆雅公司,以扩大其在新兴市场的存在,并加强其潜在的新药产品线。  <br>

  1月26日,全球制药行业排名第一的辉瑞与惠氏达成协议,辉瑞将通过现金和股票的方式,总计约680亿美元收购惠氏所有股份。该交易一举成为制药行业10年以来最大收购案,被业界称为“可能改变全球制药行业的格局”。

  年初达成的这两桩大规模并购掀起了2009年跨国药企并购的先河,而正处于运作之中的并购也风生水起。瑞士制药商罗氏 (Roche)日前向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 (Genetech)提出了457亿美元的新报价,这一报价意味着每股收购价从原先的86.5美元增加到现在的93美元,若此次要约收购得以实现,罗氏将拥有基因泰克90%或更多的股份,从而着手完成与基因泰克的合并;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可能正在与印度仿制药公司PiramalHealthcare就收购事项进行磋商,当前预计交易金额约为15亿美元;随后不断传出关于赛诺菲-安万特有意收购百时美施贵宝定的消息;日本制药商Astellas欲1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 手 美 国 CVTherapeuticsInc.(CVTX),并敦促后者考虑此项交易……在当前的形势之下,有媒体将2009年预测为药企并购年,称当金融危机促使全球制药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或将引发制药行业新一轮并购潮。

  显然,相对于内部扩张,并购方式见效要快很多,是 “速效药”。相关法律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追名逐利的药企投资者希望通过并购促成企业的快速发展,克服了并购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之后,通过合理收购,不仅能以比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可以保证其在短时间内打入目标市场,以合并合作的方式节省大量开发新药和研究产品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产业链条。

  以辉瑞收购惠氏为例,辉瑞公司可能通过这桩收购摆脱困局。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说,辉瑞公司出品的立普妥是美国处方量最多的降胆固醇药物,产品专利保护期至2011年结束。收购案实现后,辉瑞公司可以借机扩展疫苗业务,还可整合两家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制药工艺以节约成本。预计两家企业重组后,年总销售额会超过700亿美元,比辉瑞公司现阶段业绩增长45%。

  中国市场的并购风潮同样高涨。老百姓大药房斥资2000余万元收购海诚32家门店并于2008年10月促成了我国医药零售行业最大一笔境外投资———引进北欧最大实业控股公司殷拓集团私募基金8000多万美元;中国医药拟以8000万元收购华立九州100%股权,收购华立九州后,中国医药可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近10亿元,将显著提升中国医药在国内医药行业的地位;2月初,重庆当地药企慧远药业宣布,成功以1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新中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尽管交易金额不大,但是重庆惠远药业通过成功收购新加坡第二大连锁医药企业,进一步在新加坡建立了大规模的一站式中药自由超市,其旗下的天宝牌中药成为重庆中药出口的头块招牌,影响力迅速提升。

  据美国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发布的 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发展预测称,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将与 2008年相当,保持在4.5%—5.5%的水平,市场销售额将超过8200亿美元。不少业内人士声称,这提供了药企并购的一大良机。

  不容忽视的是,收购也是有风险的,如何警惕并购后的消化不良,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北京市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戴浩森表示: “如果是本国公司的合并在操作上还比较容易,如果是跨国收购,企业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进行公司内部两种文化的融合。”

  并购大潮的幕后推手

  与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汽车等行业相比,制药行业逆市飘红,交出了出色成绩单。

  据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公布的2008年业绩报告显示,全年销售额增长3%,核心营业利润增长9%,其中,新兴市场业绩喜人,销售收入增长达到16%。瑞士诺华制药也在2008年全球的经营业绩表现不俗。数据显示,诺华公司2008年实现净销售额增长9%,达 415亿美元,全年实现利润 82亿美元,增长25%,中国区的增长率甚至高达29%。

  据中投顾问医药行业分析师介绍,金融风暴致使全球需求疲软和经济减速,但医药消费是刚性需求,受影响较小,所以医药企业能够在逆市中取得相对较好的业绩。相反,金融危机对医药行业的利好有很多方面,正是进行并购重组的好机会。

  除了降息和政府支持以外,似乎每一次的金融危机都让人们更加关注了对健康的投入。在纸醉金迷的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仍保持稳定。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曾对媒体表示, “医药行业的资产重组不是一个新课题,一直都有。不过是时大时小、时高时低,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此外,在金融危机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为了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充足的现金储备使跨国药企在金融危机下并购的现实成为可能,医药行业可能是并购中惟一可能兑现的行业。例如,辉瑞公司拿出260亿美元作为备用的应急基金。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医药消费逐年增加,中国正成为世界医药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块 “大蛋糕”。作为金融危机中避风港的中国,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扩容的医药市场充满机遇。据相关专家预计,2009年中国医药市场还会维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了解,2009年,国家把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两大民生工程之一,未来3年政府将投入8500亿元。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医改成为热议话题。中国2009年启动酝酿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无疑为医药这一 “永远的朝阳产业”的可投资性再加一分。

  专家预言,2009年至2010年,受金融危机、医改方案及日益严苛的医药市场监管力度的多重影响,中国医药市场将掀起剧烈的并购潮,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