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海口街头药店堪比杂货铺 保健食品变山寨药

2009-01-04 19:00: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从今年起,保健食品甚至普通食品冒充的“山寨药”,将被禁止在药店销售,同时,卖药须附产品档案。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令禁止药店继续经营与药品包装相似、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仿、宣传功能主治的非药品类产品。此举再次引起了市民对用药安全的高度关注。记者昨日(1月3日)走访调查发现,海口部分药店“山寨药”大行其道,“消”、“食”、“妆”、“防”等批号的产品纷纷挤上药店货架。
  
  暗访: 街头药店变成杂货铺

  昨日下午,记者在海口街头走访,发现几乎所有药店都经营保健食品。在琼山区府城镇建国路琼山人民医院附近的一些药店,保健食品甚至占去大半柜台。海秀路西一家规模较大的药店干脆“变身”成了杂货铺,洗衣粉、沐浴液、化妆品一应俱全。按药店老板的话说,现在满街是药店,朝超市化方向发展,也是在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药店到底该卖什么?很多市民觉得不是个问题。但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队的邢队长却告诉记者,药监部门只管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所有经营性领域均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放开。相关法规对药店销售日用品没有具体规定,经营者只需到工商部门核准经营范围即可挂药店的招牌卖保健食品。

  市场: 保健食品时常当药卖

  海口市面上到底有没有“山寨药”存在?海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直言,从本质上讲“山寨药”并不是药,它没有“国药准字”批号。但他同时也承认,这种披着品牌药品外衣的非药品曾在市场上存在过。

  海口工商部门去年8月曾查处过一种叫做双歧三效的保健食品,这种纯粹的食品在适应症状上写明:适用于胃胀胃痛、恶心、缺乏胃动力、腹痛腹泻便秘等症。明显超出了食品经销范围,消费者投诉后,海口工商部门对其进行了处罚。记者昨日在海口府城和海甸岛一些药店暗访时,发现宣称能迅速减肥的所谓纯天然减肥胶囊和降血糖胶囊等产品,仍然牢牢占据着药店的货架,不知情的市民们通常把这些保健品当作药品买回家。

  识别“山寨药”别看广告看批号

  记者了解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通知》,我省有关部门并没有收到。对于《通知》中要求药店在销售药品、食品及洗化产品时,均出具产品档案这一要求,有关负责人认为,执行起来需要一个过程。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要买到正规药其实也容易,购买药品首先尽量去大型正规、证照合法、配备有执业药师的药店。其次要看批准文号,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而“山寨药”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数字”或“某省的简称+卫健用字+数字”。其三,要仔细看说明书,药品说明书的格式通常由“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等构成,“山寨药”的说明书多数由“成分”、“产品功能”、“适用范围”等构成。说到底,就是看准批准文号开头“国药准字”。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