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的中药类产品出口中,植物提取物是惟一同比大幅增加的商品,出口额今年一直稳居中药各商品出口之首,已占中药商品总出口额的47.2%,成为拉动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动力。
上半年植物提取物进出口量为2.4万吨,同比增长16.3%,进出口总额为3.9亿美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出口量为1.7万吨,同比下降0.6%;出口额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5%。
植物提取物中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的是天然色素类产品,甜菊糖苷出口金额增势明显;高纯度的植物提取物出口价格同比上涨,但是出口量却同比下降较多;低纯度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有小幅上升。
从出口企业的排名也可以看出,出口产品结构以天然色素以及甜菊苷等食品添加剂为主的企业排名靠前;而以药用及保健品为主的植物提取出口企业排名则靠后。
今年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印度和马来西亚,这两个市场都是由于单一商品出口量大幅上升带动了整个市场的走势。其中,出口印度的商品多集中于天然色素、香料等植物提取物;而出口马来西亚的90%以上是甜菊糖苷类商品,这些商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
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最大的两个市场日本和美国表现迥异。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对日本出口数量大幅增长,同比增加33.2%,而出口额仅小幅增长6.3%,出口平均价格则同比下降20.2%;美国市场则表现相反,出口量下降18.2%,而出口额却大幅增长,增幅达到33.9%,平均价格涨幅达63.8%。对这两个市场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出口日本市场的植物提取物主要用作保健品和汉方药的原料,而出口到美国的植物提取物产品则多用于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近几年,日本汉方药制造企业将部分药材的提取转移到中国采购以降低成本,因此大大增加了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数量。而出口到美国的植物提取物中,由于用于膳食补充剂的植物提取物价值较高,且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整体拉升了对美出口价格。
自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回暖迹象开始显现,国际市场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也已逐步回升。因此可以相信,下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依然会延续上半年的良好增长态势。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