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中枢神经用药企业上市,首日IPO领涨中小板
医药板块在上周明显受到市场中资金的青睐,呈现放量上涨态势。
截至7月23日的近5个交易日内,医药股一举成为深市交易所中小板的领涨先峰,其中,涨幅最大的分别是华邦制药、威尔科技和双鹭药业。至上周三,造势已久的恩华药业登陆中小板市场,首发表现出色,上市首日涨幅高达147.4%,报人民币14.05元,强于8.5~11元的市场首日定位,被众多机构认为是 “含金量较高的一只新股”。
近期市场回暖和新股发行节奏的减缓,对新股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
恩华药业IPO在投资者买盘的不断推动下,上市首日涨幅一举突破100%,成为当日中小板涨幅最大的一支股票。而对比一个月前同样在中小板登陆的大洋电脑甫一上市即跌破发行价的尴尬,有市场人士认为,除了市场回暖的因素外,目前新上市公司含金量的提高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恩华药业是目前惟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用药的专科用药生产企业,也是第一家以中枢神经药品生产企业身份上市的药企。
近10余年来,其专注于中枢神经用药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某些细分品种上占绝对优势。
公司的麻醉类药品咪达唑仑和依托咪酯,2006年在该类麻醉药品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8.4%和79.9%,目前的主要竞争优势在静脉麻醉用药领域。根据PDB统计数据,2004、2005和2006年,其在静脉麻醉药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14.53%、12.98%和13.17%。
国金证券研究所严小飞指出,中枢神经类药物领域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具体而言,我国中枢神经领域用药前3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0%左右,增长较快。而我国对于中枢神经类药采取定点生产和布局的政策,并且此类药物针对临床医生和患者进行学术教育的成本较高,因此进入的壁垒也较高。恩华药业在国内中枢神经类制剂领域连续两年占有率位居第三,仅次于包括阿斯利康在内的两家外资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咪达唑仑(力月西)的治疗范围从麻醉发展到ICU的镇静领域,依托咪酯(福尔利)为脂肪乳剂型,改变了传统水剂的缺陷,具有较强发展前景。
此外,恩华药业在保持中枢神经用药领域龙头地位的同时,在抗高血压药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其刚刚研制出的国家一类抗高血压新药盐酸埃他卡林,已完成Ⅲ期临床,今年底有望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投放市场,未来前景亦广阔。
据了解,恩华药业IPO首日交投踊跃,成交2116.15万股,换手率达88.2%。齐鲁证券分析师称,该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成长性较好,且股价较低,是受到市场追捧的主要原因。
银河证券李鹰鹏则认为,恩华药业的竞争优势源于行业壁垒、聚焦战略、丰富产品线、价格优势和营销网络五个方面。
李鹰鹏表示,其商业模式与恒瑞医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产品线丰富,覆盖麻醉和精神类、神经类等多个领域,虽然其麻醉类药物在多数相关领域并非领导者,但公司依靠聚焦战略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仿制战略、价格优势及专业的营销网络,成为跨国巨头有力的挑战者之一。
但他同时提醒,该药企未来业绩稳定增长仍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目前该药企的新药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的时间以及市场推广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增速较慢,医药工业中非主营业务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公司的财务指标显示偿债能力稍弱,期间费用率偏高。
(责任编辑:张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传播医疗服务创新典范,见证健康服务新时代,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评选活动——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再度闪耀启动!目前网络投票平台已经吸引了几百万网民踊跃参与。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