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008-12-11 09:10: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多年来,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促进全市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巨大优势。多年来,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促进全市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市5所二级中医医疗机构都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中医院均次费用的定额标准高于其他二级综合医院,确定费用总额的增幅优于其他医疗机构,有的辖市住院的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以上,药品比例高于同级综合医疗机构。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老百姓早已习惯用中医药防病治病。自2004年以来,镇江市中医医疗机构门诊诊疗人次每年都以10%以上比例增长。

  2008年以来,省、市领导多次到镇江市中医医疗机构视察调研,解决了诸多困难和问题,激励广大中医药工作人员增强信心,克难奋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努力工作。刚刚结束的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逐步实现江苏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镇江市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

  首先是完善和健全以镇江市中医院为龙头、以县(市)级中医院为骨干、以综合医院中医科、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网点、各类中医诊所为补充,形成涵盖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方面的新型中医服务体系。

  其次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市中医院的医、教、研基地的作用;提高县级中医院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和应急能力;增强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中医药技术水平和临床特色优势服务能力;开展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创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医医疗机构,鼓励和规范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大力推广一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用农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

  第三,加强农村三级中医服务网络建设,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中医诊室、中医师、中药房列入达标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促进中医药的建设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和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还要建立一支业务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镇江市施行的“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将对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立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镇江市卫生部门还将继续做好各级各层次中医药人才项目培养工作,深化镇江市名中医“师带徒”培养工程。选拔推荐一批临床一线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参加国家和省级中医人才。加强城乡在职在岗中医药学历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开展对以西医知识为主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