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商务部正式启动和发布中药材指数。
据介绍,中药材指数将作为全国中药材市场的风向标通过商务预报网络版每周发布一次,并对全球中药材价格走向产生影响。
指数揭秘
中药材指数由商务部负责立项、论证、验收和发布,并授权成都市政府组织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指数的编制工作。该指数由浙江工商大学统计科学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继义乌小商品指数、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叠石桥家纺指数等专业指数后,发布的又一个权威市场指数。
中药材指数主要由商务部定期通过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发布平台向全球发布。其中,商务预报网络版每周发布一次,但应急状态下可随时发布。
“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按周进行编制,包括植物皮类药材、藻/菌/地衣类药材、植物根茎类药材、植物花类药材、树脂类药材、动物类药材、植物茎木类药材、植物叶类药材、植物果类药材、植物其他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和全草类药材等12大类产品的总价格指数。该指数是反映市场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为了使价格指数趋势图形具有动态可比性,中药材价格指数将采取定基指数的方式。基期确定为2010年8月底,代表品的基期价格为其6、7、8三月的平均价格。同时,为了避免成交额结构波动的影响,采用某一段时期(至少几个月)的成交额比重为权重。
目前已经确定从4500种中药材中最终筛选出1275种代表品种的价格进行价格指数发布,由中药材价格指数和中药材购销经理指数两个部分构成,分别反映中药材价格和行业景气度。
5月11日,商务部通过其主办网站“商务预报”公布了从3月13日至5月8日的中药材价格指数曲线。(参见下图)
从中药材指数曲线可知,中药材价格一路攀升, 5月16日至5月22日这一周达到最高点(122.91点),比前一周上涨1.0%。
以5月16日至5月22日这一周期为例,商务部还公布了分类指标如下:
从中可见,植物茎木类、全草类类、植物皮类药材价格分别上涨8.5%、4.8%和1.7%,排名前三。分析还指出,随着药厂集中采购逐步展开,市场需求增加,预计中药材指数仍有上涨空间。
据“指数办”主任余力介绍,对外发布的中药材指数只是总体情况的反映,后台还可看到单个中药材品种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价格走势。而且后台数据还依据中药材的功效进行分类,例如“感冒类药品板块”,当流感来临时,该板块指数便可能大幅上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