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向当地的许多药农了解到,如果将收上来的药材直接卖掉,按照现在的价格,每公斤黄芪可以买到二十三四元左右;如果将收上来的药材熏硫、整理、冲洗、晒干、加工成符合市场需要的规格,就可以卖到每公斤二十七八元。
药农:不熏不好卖。
记者:为什么?
药农:颜色不行。
药农:不熏的话卖不掉。
许多来这里经销商也告诉记者,甘肃省陇西县的气候干燥凉爽,非常适宜药材的种植,也更适合药材的储存,许多客商都在那里建立、租赁药仓。但即便是在那样优越的储存条件下,仍然难以保证药材在炎热天气里不生虫。而且如果销往全国各地,很难保证药材在温暖潮湿的南方不会发霉,熏蒸硫磺就成了成本最低、最方便直接的保存方法。一些经销商也告诉记者,想在这个季节买到不熏硫的药材,要花很多时间和力气去寻找。
主持人:记者暗访时,药材加工户直言不讳地说药材全都是要经过硫磺熏制的,而在有政府工作人员示意的情况下,记者听到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记者随后把暗访的情况向当地药材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举报,这些用硫磺熏制药材的作坊,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吗?
主持人:为了解决储存等方面的难题,硫磺熏制药材曾经是我国药材加工的传统做法。但是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这一做法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是记者看到,陇西药材市场依然在用超大剂量的硫磺熏制药材。对于这样的情况,当地执法部门如何处理呢?
记者联系了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几名执法人员随后跟随记者到了首阳镇,这是记者第一天暗访的那家店铺,工人们仍在这片广场上进行党参的加工,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股酸味。
甘肃省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工作人员
记者:它这个味道像是熏过的,您闻一下,有酸的味道。
工作人员:这个是水洗了。
记者:觉得它好像熏过,颜色比较白。
工作人员:颜色是土质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执法人员认为,这些药材颜色比较白,应该是正常情况。
甘肃省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工作人员
记者:市场上有一些不规范的熏硫行为,我们怎么监督?
工作人员:我们就是只好通过现场看一下,再闻一下。闻一下如果觉得刺鼻子的话,如果有这种情况,我们就抽个样,送上去,送上面检。因为我们没有检测,我们这边不能检测。
记者又带领着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几位工作人员到前两天走访的那家作坊,对于这家加工企业是否用硫磺熏了药材,执法人员表示,仅靠目测很难断定。记者随后带领执法人员来到了这个墙角,那里存放着200多公斤的工业硫磺。
尽管,院子里堆放着几吨的党参,还发现了大量硫磺,执法人员表示无法在现场确认,这些药材是否已经熏过大量的硫磺。
工作人员:我们现在是把它查封,封了,封起来了,来回地送检,取样送检。
掀开塑料布,里面的几吨党参散发着呛人的酸味,但是由于没有在里面发现正在熏蒸的硫磺,执法人员表示,只能等送到上级药检所检测。
工作人员:如果它里面有熏的东西们县上去查了,有证据,就是里面有,现在是里面没有的话,我们取样送检。
执法人员再三表示,只有抓到现场熏硫磺的证据,才能在现场直接进行相应的处罚。但是那家作坊的老板对于硫磺熏蒸药材,却供认不讳。
村民:都是这样加工。
记者:那一般比如说你耕种药材需要多少硫黄呢?
村民:一顿药材,一百多块钱,不熏硫黄,我放不了,烂了,烂掉了它就。
记者:一般多长时间你能卖出去这个东西?
村民:这个东西,要是行情好的话,两三个月就卖掉了,行情不好的话,得一年,我这个已经两年了,卖不掉。
尽管老板承认了硫磺熏制的现实,但是由于没有抓到现场熏蒸的证据,陇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们表示,无法证实这家作坊的违规行为,只能将查获的硫磺没收,将现场抽取的药材送检;而且,即便将样品送检,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当地药检部门也没有相应的二氧化硫含量标准,也根本无法判断药材的含硫量是否已经超标,超标了多少。
那些药材的含硫量究竟是什么情况呢?在走访了药材市场、药材作坊和药农之后,记者又到了一家当地的药材加工企业。记者请这家企业利用自己的化验室,检测一下,从市场上带回的药材做一个含硫量的测试,却发现企业并没有这样的化验条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