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说”
与“双赢说”相比,更多人认为,通化东宝放弃甘李药业得不偿失。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对记者介绍说,一代胰岛素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二代胰岛素产品是目前市场的主流。而三代胰岛素产品能够屏蔽上一代产品的缺点,有效缩短治疗时间。甘李药业的产品上市后,价格有望在流程化生产后降低,是未来胰岛素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全世界仅有甘李药业和赛诺菲巴斯德两家医药企业研制第三代胰岛素类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壁垒极高。甘李药业有望成为该行业的寡头垄断企业。”郭凡礼表示。
中国医药企业研究员王本利认为,通化东宝的产能一直在快速扩张,但是二代胰岛素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压缩,通化东宝已面临“薄利多销”的局面。相较而言,甘李药业的业绩却在持续走高,“2008年亏损,2009年净利润1460万元,2010年净利润3592万元。三代胰岛素作为新生产品,利润空间充足,三年时间,足以赚得盆满钵满。而等到通化东宝进入时,三代胰岛素又要‘薄利多销’了。”
“核心技术永远都是生物医药行业的最大卖点,甘李药业的研发能力将成为它的持续性经济效应,四代、五代胰岛素都很有可能将在甘李药业诞生,通化东宝总是走别人的老路,利润会越来越薄。”王本利表示。
与利润相比,更让人担忧的是通化东宝的发展前景。“虽然通化东宝以后还可以使用相关专利,但通化东宝与甘李药业毕竟将成为竞争对手,而且未来甘李药业的技术再度发展的话,通化东宝就可能很难赶上了。”泽晖投资研究总监杨建表示,“通化东宝虽然拿到了4亿元现金,可胰岛素的先进技术就在甘李药业和几个国际巨头手中,未来就是拿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胰岛素的竞争新局面
“这个事件最大的意义在于,胰岛素市场上将增加一个有力的竞争者,这将改变外企和本土药企的竞争局面。”王本利对记者说。
数据显示,国内胰岛素市场规模已达70亿元左右,其中二代胰岛素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三代胰岛素虽然占比约25%,但年均增速较高。
胰岛素市场一片火热,但是唱主角的却是外企。“外资胰岛素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95%左右。”王本利称。
“一线城市的大医院里用的多是外资产品,本土药企都在进攻二、三线市场,我们必须要承认,胰岛素市场一直由外资掌控着。”王本利介绍说,多年来,国内的通化东宝、万邦、珠海联邦等知名胰岛素生产企业都在二、三线城市精耕细作,但是,市场份额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仅诺和诺德一家外资药企,就占据了国内60%左右的胰岛素市场。这确实让人失望。”王本利说。
据记者了解,本次投资甘李药业的启明创投也拥有外资背景。其网站介绍文字显示,启明创投“资金来源于全球顶级机构投资者”,“与美国的合伙基金Ignition Partners共同管理资金总额超过25亿美元”。
在外资独当一面的背景下,甘李药业的“独立”无疑让人振奋。“甘李药业是世界第四家、国内唯一能提供三代胰岛素产品的企业,这说明本土药企已经有了抗衡外资垄断的砝码。”王本利认为,“虽然甘李药业目前规模较小,但是三代胰岛素显然是未来的有力增长点,具有极强的成长性,在顺利融资扩产后,甘李药业有望在未来三年实现突破性发展。”
王本利认为,甘李药业身上所寄托的是本土药企抢占胰岛素市场的希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甘李药业与通化东宝的协议性股权变更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是一个力量的萌生,一个新局面的开始。”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