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医保商会建议多方入手
既然事已至此,中药行业急需制定出应对欧盟大限的办法。
医保商会告诉记者,为此该商会还专门做了课题进行研究。医保商会认为,未来应多方入手,才能将中药推向世界。“首先,我国应利用世贸组织机制与欧盟进行交涉并就法规制定中非歧视原则,坚持要求将2004年《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简化注册过渡期延长至2019年。”
其次,要加强欧盟境内游说。据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提供的消息,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的中医药行业组织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要加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与欧盟内的行业组织的合作,推动欧盟境内的游说与对话,从内部影响欧盟有关决策当局,松动对传统医药进入市场的监管。
此外,还要加强中欧标准和认证合作。根据欧盟的规定,草药一旦进入草药专论和草药目录(目前仍未公布),其申报资料将比简易注册申请的申报资料还要“简化”,可以不必提供该产品在其他国家被批准上市的证书或证明文件、在欧盟内具有15年销售的记录和证明,以及安全性文献综述和专家报告。目前欧洲药典收载草药多为欧洲本地药材,对东方草药产品收载较少。要加强推动国家药典委员会等单位与欧盟以及英国、法国等就制定中药饮片专论方面的合作,力争在5年内有50个中药饮片进入到欧盟和英、法的草药专论。
同时,中国企业必须练好内功,要推动国内中药提取物生产企业根据欧盟草药市场需求,选择合适中药提取物品种类,向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申请通过原料药品的欧洲药典适应性认证,获取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以药品原料身份直接合法地销售。
相关政府部门还要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通过中成药在欧盟注册;确定重点支持品种与项目。推动企业与国内主要欧盟相关研究单位合作,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行性的中成药品种,针对欧盟对传统药品品质和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解决中药欧盟注册的技术关键问题。对于相关的研究,相关部门应从政策立项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记者获悉,医保商会与欧盟的协商已经取得一些效果。此前有消息称,英国卫生部计划做出一些让步,为那些供应草药产品的从业医师制定注册登记程序,注册登记的草药师和中医师仍可以继续使用未注册的草药产品,这使得中药企业看到了无需注册也能进入英国甚至欧洲市场的希望。不过,欧盟对于中药注册“大限”延后的要求,并未回复,这让中药在欧盟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记者手记
中医药应该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
每次写中药出口都让人心里感到隐隐作痛。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国粹竟然被西方国家百般挑剔。有时候也想,干脆不要出口算了,反正中药在国内销量很好,犯不着跑到国外去看人家脸色。
事实证明,现在有不少药企甚至政府官员在中药出口的问题上确实不太积极,他们有的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稳坐“家中”;有的则认为看不到利益的事我不干,还有的在国外种种规定面前打起了退堂鼓。总之一句话,国内过得好好的,干吗非要出国受洋罪呢。
但是,中药的出口与其他很多产品不能同日而语,企业万万不可短视。我们现在看到中国有很多企业去仿效可口可乐、耐克等国外知名品牌,恨不能把人家的产品拿过来,改个商标,把“对钩”变“叉子”,或者做出各种口味的可乐来,但这样的产品顶多只能在中国搭个顺风车,您要还想把这种东西作为中国的品牌推向世界,那就真可乐了。
无数的品牌专家、营销人士都曾告诉我们,麦当劳、耐克等国外品牌之所以畅销全球,并不完全是产品多么好,而是成功地推销出一种文化。那么中医中药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如果中国人能将中医中药连同其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一起推广,那走出国门应该不用这么费劲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中药出口,需文化先行。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甚至并不是中医药行业所能独立做到的。记得曾在国外的一部搞笑的电视剧里看到,一家人拿中国产的糖果打赌,看谁敢吃以及吃完了会不会送医院。作为中国人,看到这一幕只能自嘲地苦笑一下。当中国产品依旧是劣质、低档代名词的时候,谁会相信您端出的黑药汤和黑药丸是灵丹妙药呢?我们只能相信,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中国文化的传播,中药和中医会成为中国的耐克、可口可乐。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