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现在一切都在按程序走,交割将在7月4日实现。” 随着原定6月30日交割日期的临近,ST东盛是否能如愿顺利出售“白加黑”等三个品牌业务给拜耳,再次引发多方猜想。6月25日,ST东盛一位原高管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说明,表示交割将如期进行。
按照双方的协议,如6月30日下午5点之前,协议认定的先决条件都能满足,交割将随后展开。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ST东盛计划出售的资产仍有部分抵押,正式交割之前还需解除盖天力资产尚存的权益负担,是否能如期交割存在变数。
6月26日,记者联系ST东盛求证,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人士表示,董事会秘书正在外地出差,是否在7月4日交割现在还不确定。
期待已久交割礼
来自江苏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的资料显示,拜耳医药启东分公司已经领到了新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而ST东盛6月5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东盛控股的启东盖天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拜耳医药GMP证书及药品注册证的变更手续预计到6月底前可完成。
记者25日联系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该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拜耳有专门的部门在处理交割事项,目前暂时没有消息向外界发布。”
据ST东盛与拜耳签署的协议,拜耳将得到ST东盛旗下止咳和抗
感冒类西药OTC业务,即“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和“信力”止咳糖浆三大非处方药。协议约定,此次交易金额为10.72亿元。如启东盖天力能在交割前实现3.6亿元的净销售额,拜耳还将给予东盛1.6亿元的奖励,如果实现4亿元,奖金将达1.92亿元。交易累计金额有可能达12.64亿元。
有
媒体指出,以ST东盛不到5元的股价来看,当前交割对拜耳不利。据悉,目前ST东盛总股本为2.44亿股,拜耳为购入白加黑而支付的12亿元,已经足够全资收购ST东盛。为此,上述ST东盛原高管表示,拜耳收购的不是股权,而是资产,因此两者不具可比性。
另外,就盖天力资产尚存的权益负担问题,ST东盛董事会办公室人士表示,公司已经于6月6日在报纸上就本次交易向债权人发布了公告。
广誉远上位
作为东盛的核心资产,“白加黑”的出售究竟会给ST东盛带来怎样的影响,一直被投资者关注。
上海证券医药
行业分析师认为,优质资产的出售肯定会影响每股价值。不过,交割所得款项将帮助东盛渡过债务危机。此外,如符合拜耳的所有条件,东盛还将有一部分资金用于
中药和麻醉药市场开发,这对于失去核心资产后处于转型期和投入期的企业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正面性。
依据ST东盛5月17发布的澄清公告,“白加黑”重大资产出售完成后,东盛将向广誉远及安徽东盛、东盛友邦投入5000 万元,以期形成现代中药、传统中药、麻精药品三大支柱产业群。
上述澄清公告还提前描绘了广誉远“美好的未来”,即三年内广誉远将累计实现9亿元的销售收入,3年内完成龟龄集、定坤丹等3个
品牌的建设工作,并成为山西省内中药企业品牌第一、规模第一、销售第一、潜力第一的现代化大型中药生产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广誉远前身为山西制药厂,与启东盖天力都是在国企改制背景下由东盛以较低的收购价格改制而来。龟龄集、定坤丹是广誉远的核心品种。
不过,业内亦有专业人士认为,东盛要东山再起难度不小。从人事方面来看,其债务危机引发的核心资产出售已经导致包括东盛集团助理
总裁陶朝晖、ST东盛董事副总裁关平在内多个得力干将先后离开东盛。
记者注意到,从今年4月份至今,ST东盛已经累计发布了7个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而就在此次交割的最后冲刺阶段,东盛6月25日发布了“关于股东股权冻结公告”。该公告显示,因涉及与上海
浦东发展银行
广州五羊支行的诉讼,东盛集团持有的ST东盛部分受限制流通股股份被冻结,冻结期限两年。
西南证券首席
研究员张仕元分析认为,上市医药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注意风险,东盛数度资产收购重组导致债务危机应该引起其他上市公司反思。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