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胀里无处避风
追溯十年,可以看到,医药行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同期GDP增速。这表明,在国家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里,医药行业保持更加稳定和快速的增长。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投资者们关注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对比十年间发生的两次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时代,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第一次通胀是在2003~2004年间,第二次通胀就是目前。而在上一次CPI增速3%~5.2%、GDP增速9.8%~10%岁月里,医药行业的收入和利润也同步陷入了低谷,销售收入和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医药行业似乎无法幸免于通货膨胀。但奇怪的是,在此次进入高通胀的日子里,医药行业的利润增长却伴随着CPI如火箭般一路上窜。这一前一后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在2003~2004年的高通胀阶段,医药行业的销售成本和费用也同时大幅度上扬,其中销售成本的涨幅要远远高于销售费用的涨幅,显示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非常快,带来的就是销售利润率的下降,从2003年年中时的9.7%一直下降到2005年年初的8.7%左右。我们考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整体通胀,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另一方面,2003~2004年的多次药品降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视线拉近到最近的2007年和2008年年初。可以看到,经过2007年的复苏,医药行业在2008年年初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利润增速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对于2008年年初的行业变化,我们认为高通货膨胀对于医药行业的传导正在不断产生强化,未来几个月医药行业的利润变化值得密切关注,行业有可能将会出现一个向下的变化趋势。
从2007年底开始,医药行业的成本和费用出现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导致利润增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医药行业虽然还有一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但依然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医药行业在高通胀的时代里,似乎也很难成一个真正的避风港湾。
生物跳跃 中药稳健
对医药制造行业各个子行业在2003~2005年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当CPI达到顶峰的阶段,各行业收入基本还是维持一个增长向上的过程,其中生物生化药表现最为突出。但是,在利润增长方面则出现了有趣的现象:生物生化药依然表现最好,增速最快,但下降也非常快。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说,中药行业表现最优,始终维持在15%~20%之间。
从销售利润率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成本压力激增的情况下,由于中成药大部分是拥有品牌的或者高毛利的注射液,因此具备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所以销售利润率维持在一个较高位,没有出现大幅下跌,而生物生化药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003年6月~2005年6月是市场上最黑暗的时期,此阶段A股的跌幅为34.16%,而医药行业整体跌幅是45.92%,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中药行业,其次是化学原料药(在此阶段,原料药正好赶上了一段幸福时光),接下来就是生物医药。
(责任编辑:姚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