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这是石家庄退二进三的标志性工程,一如它55年前落户石家庄一样备受关注--华药整体搬迁即将启动建设"培养基级白蛋白"项目,该产品影响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青霉素之于华药一样意义重大。
4月12日,位于石家庄市和平东路的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一刻不停地运转着,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源源不断地进入这里集中处理。
望着这熟悉的一幕,华药环保处处长陈平感慨地说,华药整体搬迁即将启动,3年后,市区内所有的设备都将停止运行,华药将在石家庄良村生物制药基地获得新生。
按照石市《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规划》,2008年初步安排搬迁企业26家,仅华药集团旗下位于市区的子、分公司就占了9家,包括玻璃分公司、维尔康制药公司、华药股份公司、康欣公司、威可达公司、海翔医药化工公司、华药制剂公司、动物保健品公司等。
华药整体搬迁耗资49亿元。作为石家庄退二进三的标志性工程,它像55年前华药落户石家庄一样备受关注。
1953年,“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华北制药厂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产
抗生素的历史。50多年来,华药已发展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集团。然而,随着石家庄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华药渐渐被城市包围。与此同时,青霉素等原料药产品原材料消耗大,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任务越来越重,再加上原地已没有发展空间,外迁已是大势所趋。
华药迁建项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产业化项目,包括培养基级白蛋白项目、抗癌药产品项目;一是升级改造项目。
培养基级白蛋白是华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一旦进入产业化,其影响就像上世纪五十年代青霉素之于华药一样意义重大。作为
疫苗的培养基成分,它将替代
血液白蛋白,改变白蛋白需要从人血中提取而造成的“一支难求”的局面。目前,华药培养基级白蛋白项目的土地、环评等各项手续都已完成,预计三季度动工,2009年三季度完成,届时将成为华药的一大盈利支柱。
另悉,抗生素依然是迁建后华药的当家产品。不同的是,过去高耗、高排的抗生素、
维生素原料药,将向抗生素的深加工、制剂转变。源头青霉素的生产将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实现能耗与污染排放量大幅下降。
华药整体搬迁今年正式启动,将于2010年底全部完成。“作为我国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华药将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会,药业巨头的风范将继续显现。”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实习编辑:肖晓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