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以“白幼瘦”为主流审美的时代,肥胖却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盛行”。甚至有坊间戏谑称 “三人行,必有一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超重和肥胖是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成人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进行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其中,WHO对成人超重的定义为BMI≥25 kg/m2,肥胖为BMI≥30 kg/m2。
大家都知道,肥胖是许多严重疾病(包括心脏疾病、代谢综合征甚至中风等)的重要风险因素。也有许多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评估了肥胖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包括3000多万人在内的230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肥胖和超重都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尽管如此,但仍有一些研究得出结论,BMI升高可能会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存活率,这种现象被称为“肥胖悖论”。
近期,来自美国马歇尔大学的学者在i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氧化剂放大循环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脂肪细胞在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变性中的作用。
该研究表明,脂肪细胞控制着大脑功能的系统反应,导致小鼠的记忆和认知能力受损。Na,K-ATPase(钠钾泵)激活影响了脂肪细胞以及海马体(大脑中与记忆和认知有关的部分)中重要蛋白标记物的表达,这会恶化大脑功能并导致神经退化。靶向脂肪细胞以拮抗钠钾泵则可以改善神经退行性表现。
论文的主要作者、马歇尔大学Joan C. Edwards医学院教授兼院长Joseph I Shapiro医学博士说:“我们旨在证明Na,K-ATPase信号传导,特别是在脂肪细胞中,在诱发大脑特定区域的改变中发挥核心作用。其中最明显的是在海马体,后者对记忆和认知功能至关重要。”
那么,肥胖是否真的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储备甚至认知么?2019年,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放射科的专家发表在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上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研究人员在普通人群的样本中,通过MRI评估肥胖与大脑结构——全脑和局部大脑体积,以及脑白质结构之间的关联。2014.03-2018.01期间,纳入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前瞻性观察研究中的12087名参与者(52.8%为女性;平均年龄62岁;平均BMI为26.6 ± 4.4 kg/m2),所有参与者接受了3.0T多模态(即3DT1与DTI)脑成像。总体脂肪(TBF)的百分比由身体阻抗评估。
结果显示,男性的平均总体脂肪(TBF)为24.4% ± 5.5,女性的平均总体脂肪(TBF)为35.5% ± 6.5。在男性中,TBF与除杏仁核体积以外的所有皮质下灰质(神经元所在的位置,包括丘脑、尾状核、壳核、球状苍白质、海马和伏隔核)体积呈负相关。而在女性中,TBF仅与苍白球体积呈负相关。
同时,不论女性还是男性,TBF与全脑FA呈正相关(TBF的每变化1SD,全脑FA的变化分别为0.05 vs 0.07)。在女性中,TBF与全脑MD呈负相关(TBF每发生1SD变化,全脑MD -0.07SD)。
由此可见,肥胖不仅会导致皮质下灰质体积减少,同时会损伤脑白质微结构,可谓“双重打击”。
那么,脂肪真的十恶不赦么?其实也并不如此,正如大家都对胆固醇有好坏之分有所了解,同样,我们也要辩证看待脂肪,懂得区分“好的脂肪”和“坏的脂肪”。
以往我们都知道,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白色脂肪堆积在皮下,负责储存多余热量;棕色脂肪则负责分解引发肥胖的白色脂肪,将后者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本身不储存热量。其中,哺乳动物大多数脂肪细胞都属于白色脂肪,小动物和人类新生儿有大量棕色脂肪,后者拥有大量线粒体,比白色脂肪更能高效地消耗能量物质产生热量。
因此在2020年,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认为,一个潜在的肥胖治疗方法就是将未完全发育为人类白色脂肪的阶段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没错,就是荣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殊荣的“魔剪”)进行基因改造成棕色脂肪,然后将棕色样脂肪细胞进行移植,从而促进能量消耗。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来自美国奥古斯塔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的专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米色脂肪——一种新型的脂肪,在保护大脑不受痴呆影响中必不可少。米色脂肪具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功能,并能在两者之间转换,而且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成年人体中的棕色脂肪与这种脂肪十分类似。
Stranahan AM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在 “梨型”身材的人皮下脂肪中,与白色脂肪细胞混合在一起的米色脂肪细胞介导了皮下脂肪对大脑的保护。
“梨型”身材指的是外周型肥胖,脂肪多堆积在臀部和腿部;“苹果型”身材指的是中心型肥胖,脂肪多分布在腹部。其中前者多见于女性,后者多见于男性。这两种身材的形成与激素、遗传、种族、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易患疾病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例如“苹果型”身材因为脂肪多堆积在腹部,所以易患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中风甚至是认知功能下降。
缺乏功能性米色脂肪的小鼠在高脂饮食的情况下表现出脑内小胶质细胞(炎症细胞)激活和加速认知功能障碍,而皮下脂肪移植则可以通过米色脂肪依赖的机制保护小鼠的慢性肥胖。同时,米色脂肪细胞在移植后可恢复海马的突触可塑性,上述作用需要抗炎细胞因子IL-4的介导。
为此,该研究结果证明,米色脂肪细胞或脂肪细胞对于皮下脂肪的神经保护和抗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连脂肪细胞都对脑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怎么吃才是最好的呢?在这里隆重向大家介绍一种新型健康饮食方案——MIND饮食。
2019,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发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的研究调查了122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12年中的饮食情况,并记录和评估了其认知能力。结果显示,坚持MIND饮食模式的人患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症的风险下降了53%(OR = 0.47,95% CI 0.24-0.91),而对于只是一定程度参照这种饮食方案的参与者来说,这种风险也降低了35%!
最后,在此也奉上MIND饮食食谱中包含有15种食物,包括10种“健脑食物”——绿叶蔬菜、其它蔬菜、坚果、浆果、豆类、全谷类、鱼、家禽、橄榄油和葡萄酒,以及五种不健康食物包括红肉、黄油和人造黄油、奶酪、糕点和甜食、油炸食品或者快餐。而想要大脑健康的简单做法就是尽量选择“健脑食物”而避免不健康的食物。
综上,身体中的脂肪细胞对认知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想要老来不糊涂,我们必须要增加体内的“好脂肪”比例,而健康的饮食选择是我们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Komal Sodhi et al, Role of Adipocyte Na,K-ATPase Oxidant Amplification Loop in Cognitive Decline and Neurodegeneration, iScience (2021). DOI: 10.1016/j.isci.2021.103262
2. Dekkers IA, et al. Obesity, Brain Volume, and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at MRI: A Cross-sectional UK Biobank Study. Radiology. 2019 Jun;291(3):763-771. doi:10.1148/radiol.2019181012.
3. Guo DH, et al. Beige adipocytes mediate the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subcutaneous fat in obese mice. Nat Commun. 2021 Jul 30;12(1):4623. doi: 10.1038/s41467-021-24540-8.
4. Hosking DE, et al. MIND not Mediterranean diet related to 12-year incidenc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n Australian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Alzheimers Dement. 2019 Apr;15(4):581-589. doi: 10.1016/j.jalz.2018.12.011.
撰文|Dr. Apathy编辑|PP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