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RC)是全球人群所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成功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确诊时所处的疾病阶段;最近有研究人员提出将结直肠癌特定的微生物组特征作为指示结直肠癌的标志,由于许多国家都启动了结直肠癌的筛查程序,因此分析在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管中的粪便隐血样本中的微生物组或许是非常有用的。为了更加有效地研究结直肠癌,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题为“Using fecal immunochemical tube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gut microbiome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塔尔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分析了在结直肠癌筛查过程中用于检测粪便隐血的样本中微生物组特征。
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西方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日益普及,预计到2030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将会增加到60%。很多国家都开始邀请个人参与到基于人口的结直肠癌筛查计划中,通过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来分析粪便隐血,随后进行结肠镜检查,从而增加人群早期癌症的发现。
研究者Kertu Liis Krigul说道,然而,当前的筛查项目会面对多项挑战,包括参与率低、对癌前或癌症早期的敏感性低,以及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等等;因此,研究人员目前迫切需要开发高特异性、低廉且敏感的无创筛查测试,从而来改善对癌前病变和癌症的检测,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因此,利用肠道菌群分析来补充粪便隐血试验或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的检测。
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在志愿者机体中测试了国家结直肠癌筛查计划中使用的FIT管,结果发现,这种测试或许适合微生物组的分析;然而,利用收集的方法来检测癌症特异性细菌特征的实际能力或会在患结直肠癌或未患结直肠癌的人群机体中进行研究;研究者Krigul表示,利用额外的基于微生物组的生物标志物来检测结直肠癌可能会潜在使得结直肠癌的诊断更加敏感且具有成本效益。来自结直肠癌筛查计划中的粪便样本或许是科学家们进行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的极好资源,这或许也会导致他们更早地发现癌症或在其发病之前发现病灶。
研究者推测,来自FIT管中的粪便样本同样也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的资源,并被用于研究肠道微生物组在此前与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的其它消化系统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比如胰腺癌、炎性肠病和胆囊炎等;在人群研究中,很多样本通常能通过邮寄,而使用冷暖样本是几乎不可能的。Krigul说道,因此,从欧洲多个筛查项目计划中使用的FIT管中,我们能获得准确的微生物组概况,这是进行新研究和未来生物标志物发现的关键一步。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FIT管可用于在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对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分析,这就规避了收集额外样本的需要,并可能会改善结直肠癌检测的敏感性。(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Krigul, K.L., Aasmets, O., Lüll, K. et al. Using fecal immunochemical tube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gut microbiome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Sci Rep 11, 19603 (2021). doi:10.1038/s41598-021-99046-w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