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肥胖会影响机体胰岛素的产生,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还会增加机体患2型糖尿病和多种其它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Obesity and hyperinsulinemia drive adipocytes to activate a cell cycle program and senesc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脂肪细胞诱发机体代谢性疾病的原因和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会影响科学家们利用当前药物来治疗肥胖合并症的观点。
如今,肥胖症成为了一个迅速增长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群中,包括2型糖尿病在内的多种代谢性疾病与机体肥胖发生明显相关;为了能够逆转这一趋势,科学家们就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揭示脂肪细胞如何在组织和器官中诱发多种有害的影响。
当脂肪细胞增大时,其就会开始分泌特殊因子促进脂肪组织产生炎症表现,脂肪细胞的增大与胰岛素耐受性直接相关,而且机体中的细胞对胰岛素并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应,胰岛素的重要任务时调节机体能量,即葡萄糖,当这一功能受到干扰时(比如胰岛素耐受性),机体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尽管这种关系已经被建立,但对于脂肪细胞的增大(脂肪细胞肥大)以及促炎性物质的分泌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尚不清楚。如今,本文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在肥胖和胰岛素耐受性背景下,脂肪细胞的细胞活性会发生改变,随着脂肪细胞增加其细胞尺寸,其细胞核的尺寸和细胞核中的DNA内容物都会增加。研究者Qian Li说道,细胞不分裂但其中DNA内容物和细胞尺寸增加(内复制)的过程却在植物和动物中都非常常见,相比之下,这一过程并未在人类脂肪细胞中被描述,而脂肪细胞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尺寸会增加200倍以上。
脂肪细胞尺寸增加的天然过程对机体健康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研究者认为,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会引发机体脂肪组织中某些细胞发生过早衰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衰老的脂肪细胞会增加促炎性因子的分泌并驱动人类脂肪组织的炎症和病理学表现,从而就会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状况。本文研究结果是基于对63名BMI低于30且接受了脐疝手术或胆石症患者胆囊切除术,以及196名BMI超过30接受了减肥手术的人群所进行的。
利用一种常见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究人员就能有效阻断衰老脂肪细胞的形成,并减少基于脂肪细胞的促炎性因子的释放。研究者Kirsty Spalding指出,这些研究识别出了人类脂肪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并未被重视的方面,即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中细胞周期程序的激活,这或许有望为后期开发治疗肥胖和相关并发症(比如2型糖尿病)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二甲双胍来靶向作用脂肪细胞周期程序或能影响脂肪细胞的衰老以及肥胖相关的脂肪组织炎症发生。(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Li, Q., Hagberg, C.E., Silva Cascales, H. et al. Obesity and hyperinsulinemia drive adipocytes to activate a cell cycle program and senesce. Nat Med (2021). doi:10.1038/s41591-021-01501-8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饮食结构西化和活动量的下降,我国肥胖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有研究报道说,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那么,到底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此,39健康网小编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