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挺好》中,“作死”的苏大强最后罹患阿尔兹海默病,明玉放弃工作回家陪伴父亲的情节,挣足了观众的眼泪,也让阿尔兹海默病走进了看客们的视野中去。
阿尔兹海默病——一个慢性死亡过程
阿尔兹海默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有人说,阿尔兹海默病是人类的一个死亡过程,小编认为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迄今为止,阿尔兹海默病病没有特效药,得了这种病后,医疗能做的只有延缓疾病进展,而患者只能任由疾病“捉弄”,直到死神到来的那一天……
得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记忆会发生障碍,尽管是最亲近的人,他都记不清楚,他们忘记怎么了说话、忘记了怎么与人交流,忘记了怎么回家;有时候他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会发生混乱,认为自己还处于小时候,会把电熨斗放在冰箱里;他们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感情淡漠,多疑暴躁;久而久之,随着病情的进展,他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身体开始瘫痪,大小便失禁,最终会发生昏迷,并死于感染及其他身体并发症。
好消息!中国专家发现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可提前5-7年预测疾病!
身边若有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那么最痛苦的,莫过于是患者的家人,他们除了要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外,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心思去照顾患者。随着患者的记忆逐渐零碎,家人的无力感会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能有一种药物能治疗阿尔兹海默病,那简直是千万个患者家庭的“救星”,哪怕能提前预测到家人患病的可能,至少也可以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可喜的是,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已被发现,这可能预示着可以提前5-7年预测到阿尔兹海默病,从而能及早诊断疾病,为超早期干预赢得时间。
2020年8月10日,一项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阿尔兹海默病与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发现了阿尔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突触蛋白,研究论文名称为《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突触蛋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无症状期》,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研发完成。
据了解,该团队共收集了739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受试者,通过5-7年的随访,发现外周血神经源性外泌体突触蛋白可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提前5-7年预测阿尔兹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抢先在患者没有出现认知障碍前就能预测到疾病的存在。
除此之外,该研究成果还通过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队列中的受试者得以进一步验证,表明通过上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检测可提前5-7年预测到阿尔茨海默病。
新华网采访该项研究的贾建平教授时,贾建平表示,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多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失败,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试者病程已处于较晚的阶段。如果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无症状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临床症状则可能会延迟出现,因此是否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无症状阶段就准确做出诊断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思路。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或无症状期的有效诊断可为在其超早期干预赢得时间,从而增加治疗的有效性,降低疾病发病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