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男性的肾更“受伤”!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脊柱关节炎的临床表型之一,属慢性炎症性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好发于青壮年,患病率约0.1%~1.6%。
其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和晨僵,中晚期可伴有脊柱强直、畸形及严重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在髋关节、肩关节等部位出现外周关节炎,还可累及其他器官如眼、皮肤、肠道、心脏、肺等。
众所周知,AS是一种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炎症性疾病。2019年年末有一项中国研究旨在评估国内AS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性别差异。
研究纳入了200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北京协和医院616例AS患者,男性468例,女性148例,男女之比为3.2: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8±14.2岁,自AS诊断以来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2.6±9.8年。在87.7%的患者中观察到HLA-B27阳性。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22.4%(138例患者)和19.3%(119例患者)。其中6名(1.0%)患者有痛风发作史。
随访发现,154名(25.0%)AS患者患有CKD。其中59例(9.6%)仅表现为血尿,80例(13.0%)表现为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33例患者(5.4%)出现肾功能不全。与女性CKD患者相比,男性CKD患者的血尿频率较低,蛋白尿更多,而eGFR较低。男性和女性的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分别为6.2%和2.7%,男性组中的两名患者已经患有终末期肾病(ESRD)。
此外,同患AS,与女性CKD患者相比,男性CKD患者在AS发作时更年轻,体重指数(BMI)更高、血压和尿酸水平越高、HLA阳性率更高。但男性和女性患者的AS持续时间、IgA水平、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差异。
男性患者中,与非CKD的AS患者相比,CKD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更为常见,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血沉较高,且肾功能障碍更为常见(表2)。在女性患者中,CKD和非CKD患者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总胆固醇水平和eGFR显著不同。
这提示以上因素可能与CKD的发展有关。Logistic回归显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总胆固醇和低白蛋白,是男性AS患者C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女性AS患者中,只有高尿酸血症、高总胆固醇是与CKD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尿酸真的很伤肾!!!)。
随访1–7年后,最终5名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或肾移植),其中包括2名入组时已处于CKD 5期的患者和3名肌酐翻倍的患者。男性组中一名患者死亡。女性组中没有患者显示出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AS本来就是更好发于男性的疾病,CKD是AS患者的常见合并症。综上来看,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AS患者更有可能出现CKD进展或严重的情况。其中高尿酸血症是男女中CKD的强烈独立危险因素,但Y1S1,绝经前女性患高尿酸血症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因此,男性AS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尿酸!
千金难买“老”来瘦,真不是说着玩的!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局灶性关节软骨退行性变、骨量丢失、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关节畸形和软骨下骨质致密(硬化)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或增生性关节炎等,属增龄性疾病。
全世界约有3.2亿人受骨关节炎影响,预计到2020年,骨关节炎将成为第四大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骨关节炎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更多见,60岁以上的人口中50%的人群在X线上有骨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3%,多累及手的小关节和负重关节,临床特点:关节疼痛、肿胀、摩擦感,关节变形和活动受限。
骨关节炎病因及病机至今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年龄、肥胖、职业、衰老、创伤、炎症、代谢障碍及雌性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目前认为,骨关节炎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最近一项发表在《关节炎护理与研究》(Arthritis Care&Research)上的研究分析了从青年(指成年后)到中年的体重变化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
研究根据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的数据,使用调整后的Cox模型估算了体重变化与10年间发展成关节炎的关联。然后将调查结果外推至美国所有人群,以确定如果所有美国人在青年到中年时一直保持正常的BMI,可以避免关节炎的比例。
研究结果表明,在40-69岁的成年人中(n = 13,669),有3,603人患有关节炎。与保持BMI正常的成年人相比,正常超重、正常肥胖、超重肥胖和肥胖人群的关节炎事件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与肥胖-肥胖组相比,肥胖-超重组患关节炎的风险更低,与肥胖-超重组的风险相当。
因此,在假设所有美国人从青年到中年都保持正常体重的情况下,美国将避免近四分之一的关节炎事件(相当于270万人)。
因此,从青年到中年的体重减轻与患关节炎疾病的风险大大降低有关,该研究进一步表明了在美国,扩大肥胖症治疗和预防,可以有利于减轻关节炎负担。
骨关节炎尤其是膝骨关节炎,一定要减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俗地说就是靠双腿走路,继而全身重量压于下肢,膝关节承受压力大。体重过重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程度,从而使骨关节损坏严重化。而患关节炎的肥胖人群往往会形成恶性循坏,当关节出现肿胀或者畸形时,活动被迫减少,活动的减少会导致体重的进一步增加,致使关节负荷加重,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病情便进一步恶化。
因此,若肥胖患者可以适当减重,就能减少对骨关节的损害,使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
参考来源:
[1]https://bmcnephr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2-019-1658-6
[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cr.24252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10月18至1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古洁若主任发起召开“2014年中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国际研讨会”,据悉,此次会议召集了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五家大学的风湿免疫科团队联合主办。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