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数秒止住大动脉出血?被央媒报道的“黑科技”遭医生质疑

2019-05-21 07:00:46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浮夸害国,严谨强国。有多少纳税人的钱,用在了真正的科研上?”

  5月16日,新华网通过官方微博推文发布《神奇!我国学者研发出新型生物胶水,几秒内快速止血》,称浙江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联合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生物胶水材料,可在数秒内完全止住大动脉损伤心脏穿透伤的大出血。

  然而这条微博却遭到了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的质疑,他转发了新华网这条微博,并评论道:

  科研太浮夸了……用生物胶能在数秒内止住大动脉出血,完全不符合医学逻辑,无论是科学性或是实用性。

  随后张强医生在另一条微博中追问:

  拿离体没血液循环的器官(甚至我觉得更像猪肝)做止血试验,竟然还收获从官媒到民众的大量欢呼。著名学府如此,其它的呢?浮夸害国,严谨强国。有多少纳税人的钱,用在了真正的科研上?

  在这条评论微博中,他还恳请新华网小编不要再删他的评论。

  “医学界”查询发现,新华网除了在微博上推送了关于该研究的一条视频微博外,还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名为《我国学者研发出“神奇胶水” 可数秒内快速止血》的文章,该文章被华东理工大学转载到了其官网上。

  在《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官网上,“医学界”查询到了这篇研究文章,这篇名为《A strongly adhesive hemostatic hydrogel for the repair of arterial and heart bleeds》的文章中称,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生物胶水,可以在紫外线照射后粘附和密封出血动脉和心脏壁。

  研究文章中称,主动脉破裂的修复和心脏穿透伤的干预是困难的手术挑战,目前手术缝合是主动脉破裂和心脏伤口密封的唯一临床方法。随着材料科学的进展,出现了许多用于快速伤口密封的材料,但这些材料中没有一种适合于主动脉和心脏创伤止血和密封。

  而该研究团队研发的新型生物胶水材料,可以在数秒内完全止住大动脉损伤和心脏穿透伤的大出血,还能够抵抗血液压力和心脏跳动的收缩压,展现了良好的修补性能。

  新华网的报道中还引用了中科院院士刘昌盛的观点:这一研究解决了医用组织胶水在动态、湿性、大出血组织截面处的止血和封闭问题,并且操作便捷,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关于自己的质疑,张强医生告诉“医学界”:“止血材料很多,主要用于伤口渗血,用于大动脉是不可能也没有实际价值。”

  对于为何称这项研究成果“没有实际价值”,张强医生解释道:

  首先大动脉破裂出血压力非常高,阻断血管,进行缝合是对患者最安全的。缝合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要求动脉内膜对合良好,又要抵抗动脉的高压,又不能造成动脉过度狭窄。从理论上讲生物胶不可能在喷血的时候封堵伤口,既便是阻断血管的情况下采用封堵,异物一旦进入动脉腔内也是很大的风险,包括血栓、栓塞、感染、放开阻断钳后的再次大出血等,是多此一举。

  “要么是媒体报道不严谨,要么是虚假研究”张强医生说,“如果是媒体报道错误,团队应该及时纠正。”

  但从华东理工大学转载新华网的报道看,显然该报道为华东理工大学所认可。

  截至发稿前,“医学界”尚未能与浙江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联合团队取得联系。对于该研究成果,“医学界”又向一位心脏外科专家和一位胸外科专家咨询看法,但均未得到回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