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谁将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是世界现代肝病学者奠基人,美国肝病鼻祖Hans Popper教授一句广泛流传在世界肝病学界的名言。Hans Popper讲出这句话时或许是带着期许的心情,而在当今医学界,这样的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肝纤维化已不再是十年前“不可治愈”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可以预防、可以干预、甚至可以逆转的病理过程。
西医针对性治疗:抗病毒
西医治病是病因治疗,针对致病因子治疗原发病,如抗肝炎病毒治疗、治疗血吸虫病、 戒酒、祛铁和祛铜等病因治疗。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的共同病理过程,因此可以说诱发肝纤维化的病因有很多,西医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是肝纤维化治疗的基础和根本。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肝星状细胞,一旦被病因激活后就会不断自我激活,将不断产生纤维物质,逐渐加重肝脏纤维化程度。利用抗病毒药物在肝病的起病阶段就把这些病因祛除,肝纤维化就不易自我复制而恶化。然而,一旦肝星状细胞被激活,西药就显得束手无策。
中医药多靶点治疗:逆转纤维化
相比西药针对性的治疗,中药的治疗靶点更多,因此能够起到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据临床研究表明,抗病毒药物核苷类似物治疗1年肝纤维化改善率只有1/3;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对肝纤维化的改善并不理想。对于肝纤维化程度严重的病人,即使延长抗病毒治疗至5-10年,肝纤维化的未改善率也高达35%。
上海曙光医院肝硬化科的徐列明教授表示:“患肝纤维化的慢性肝病患者,久病正气虚弱;而硬化的肝脏是瘀血结成的积块,因而扶正补虚是针锋相对的治则。扶正补虚中药可以调整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活血化瘀中药有抗肝纤维化疗效,把两者结合起来扶正化瘀的作用,而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比单用“扶正”中药或单用“化瘀”中药都要好。”
尽管器官纤维化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多个病理途径,目前缺乏特异有效的针对细胞外机制代谢的抗纤维化生物或化学药物。但中医学对于防治器官纤维化疾病有长期积累,形成了病证结合的独特理论与有效治疗方法。如上海地区专家与美国同行携手合作,成功完成首个中药复方制剂——扶正化瘀片(胶囊)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II期临床试验,在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与有效性等方面取得良好结果,也是肝病领域第一个在美国进行期临床试验的中成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