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15日宣布,联合研究小组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最先进的基因组技术,在格雷夫斯病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发现新的甲亢易感位点和有关基因,研究成果被《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
格雷夫斯病也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占甲亢病人的约90%,其突出特征是血清中存在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抗体。中国人群甲亢患病率约为1%,估计患者约有1300万。目前,甲亢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引起的心衰、甲状腺危象等常危及患者生命,致疾病预后不良。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缓解后仍有复发,复发时病情加重,且疗效不佳。对于疾病在治疗中存在的困难,迫切需要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和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近年来与国内多家医院合作,成立了多中心的甲亢样本收集协作组织,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疾病样本库。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黄薇研究员团队在科技部、上海市科委、上海生物芯片工程中心等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最全面和完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平台。双方组成研究组对约1万例大样本甲亢人群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组发现了两个新的甲亢易感位点,由此识别了两个相关基因,其中一个是以前尚未报道过的,研究小组将它命名为GDCG4p14。同时这两个基因会影响调节免疫的T细胞功能,因此这两个基因可能是新认识到的甲亢致病易感基因。
更有意义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甲亢病人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发病机制。人们已经知道,甲亢治疗后,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抗体持续阳性,是停药后复发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对于经过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和TRAb抗体转阴性的病人不相关,但和持续阳性的病人密切相关。
中国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指出,此项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手段,用于更为准确地区分两类病人,并有助于指导甲亢的临床用药。
(责任编辑:廖颖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