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美科学家新方法提高多功能干细胞安全性

2009-04-14 09:38: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微RNA小分子取代一种可能致癌的转录因子,成功将实验鼠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微RNA小分子取代一种可能致癌的转录因子,成功将实验鼠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

  iPS细胞是指体细胞经过基因“重新编排”,回归到胚胎干细胞的状态,从而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能力。科学家认为,这一技术将来有望用于培养完全不含病毒和外来基因的安全性更高的iPS细胞。

  对皮肤细胞进行“重排”使其成为iPS细胞涉及4种转录因子的表达。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逆转录病毒作为载体将编码这4种转录因子的基因注入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中,但其中3种转录因子可能诱发癌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PS细胞的应用前景。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研小组尝试用微RNA分子取代其中一种转录因子,其他3种转录因子的基因仍由逆转录病毒载入。实验中,他们将微RNA混入油脂,使其可以顺利穿过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细胞中。

  观察发现,微RNA可以替代转录因子发挥“诱导”功能,经过这种改造的实验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以分化为实验鼠所有类型的细胞。

  研究小组认为,将来利用微RNA之类的小分子操控细胞,会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他们下一步研究重点是破解微RNA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将来进一步开发出利用微RNA完全取代上述4种转录因子培养iPS细胞的方法。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