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这种细胞转换技术还可用在肝、皮肤、脂肪细胞上,借以对抗多种疾病。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研究人员首先把老鼠体内生产胰岛素的细胞杀死,令它们患有糖尿病,其后再注入3种基因的胰腺。这3种基因可控制其它基因,令20%胰腺外分泌细胞,转化成生产胰岛素的细胞。老鼠的血糖含量因重新制造胰岛素而有所降低,但仍非完全根治。这方法可能对无法产生胰岛素的糖尿病第二型患者有效,但对第一型的病人仍然是束手无策,因为就算有转换成功的生产胰岛素细胞,病人的免疫系统仍然会把它们杀死。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