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美科学家利用“去细胞法”制造首个生物人工心脏

2008-01-14 17:5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美国科学家昨日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利用“去细胞法”使一个来自死老鼠的心脏重新跳动。这是科学界首次令整个“生物人工心脏”起死回生,若相同技术应用于人类身上,意味着可创造出无限量的心脏及其他器官,甚至可用病人本身的细胞培植可供移植的器官,器官移植技术的历史或许从此改写。

  新细胞注入“旧架子”

  美国科学家成功利用“去细胞法”,制造出全球首个“生物人工心脏”。其方法是先用强力清洁剂把死老鼠心脏的所有细胞除去,但保留心房、心瓣、血管等结构,最后只剩下由蛋白质组成的支架。

  研究员然后在这个“空架子”中注入来自新生老鼠的心脏细胞,再把心脏置于无菌实验室内培植。只是短短四日后,心脏就开始收缩,到第八日就开始跳动,心跳强度大约是成年老鼠心脏的百分之二。

  这一激动人心的成果甚至让参与这个项目的科学家感到意外。“之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参与研究的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哈罗德·奥特说,“但当我们看到这颗心脏开始跳动时,我们惊喜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

  该技术可望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并为目前全球2200万名有心脏衰竭危机的病人提供一种突破性疗法。这也是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完整的人体器官,这一突破性成就可以帮助培育人造器官,并将这些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

  研究人员也成功将同类技术应用在猪心脏,而猪心脏无论在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均与人类心脏最相似。

  研究人员目前正着手改善“生物人工心脏”的功能,他们已将这些新心脏移植到老鼠体内,并把心脏连接到它们的主动脉,以观察这些老鼠是否能成功存活下来。

  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突破性技术表示欢迎。曾经成功地在老鼠体内培育出人体心肌的澳大利亚科学家韦恩·莫里森说:“这些研究人员制造出的心脏无论在外形、构造上都和真正的心脏一样,而且,最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没有丢弃原有的血管结构。”

  有望培育出无排异器官

  领导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心血管修复中心总监多里斯·泰勒表示,他们已准备好利用病人本身的干细胞,为他们培植出可供移植的心脏,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出的器官几乎没有排异的风险。

  泰勒指出,这方法可用来培植“任何有血液供应的器官”,“‘去细胞法’可用来制造任何器官──肝、肾、肺、胰腺──任何你说得出的,我们都希望可制造出来。”

  由于培育首颗“老鼠人工心脏”的干细胞来自于100只幼鼠的未发育完全的心脏,如果这项技术要应用到人类身上,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干细胞作为“原料”。而去年在干细胞研究界的一大突破——科学家利用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干细胞——可能会为这项新技术提供支持。

  伯明翰大学的乔恩·富兰普顿说:“虽然这只是制造人工心脏的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这项技术无疑是一个让人振奋的突破。”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