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公布了一项为期四年的乳腺癌研究结果——30岁以后怀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这项研究使用了基因分析方法,在此类研究中尚属首次。研究人员使用激光提取了各年龄段女性捐献的乳房组织中的DNA并进行分析,随后将分析结果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跟踪异常细胞的发展。
领导这项研究的贾斯廷·斯特宾(Justin Stebbing)教授表示,虽然这一发现“令人震惊”,但好消息是,基因测序数据有望在未来挽救乳腺癌患者的生命。
他总结道:“根据此次研究的结果,怀孕年龄是罹患乳腺癌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40岁怀孕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20岁怀孕的女性高20倍。”
斯特宾指出,从数十亿个数据点中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突变呈线性增长,但年龄较大的孕妇出现细胞突变的概率猛增。30岁以上的孕妇细胞突变水平上升速度明显,在32岁、35岁,以及40岁这三个节点之后突变幅度出现非常显著的增长。
这项研究通过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苏珊·G·科曼组织银行(Susan G. Komen Tissue Bank)获得了29名女性捐献的健康组织样本。
斯特宾解释说:“对于此类研究而言,这一样本数量很大。每个女性的DNA有30亿个碱基对。我们从每个女性身上都能获取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汇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现在,我们将这一宝库与全世界分享。”
斯特宾还指出:“以前的所有相关研究都依赖于从癌症区域附近摘取的组织,或者从乳腺癌患者未患癌一侧乳房摘取的组织。我们首次分析了完全健康的乳腺组织,从而深入了解细胞突变的早期发展。正常组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估不同年龄孕妇乳腺细胞突变的良机。”
与斯特宾共同设计这项研究的比安卡斯特拉·塞莱塞(Biancastella Cereser)博士表示,研究人员对乳房中起重要作用的乳腺导管分支进行了活检,同时也观察了癌症通常开始的地方——上皮细胞,且从乳腺导管分支、上皮细胞,以及周围的组织中都提取了DNA。“以往的研究对结肠和其他器官进行了测序,但没有对乳房进行测序。受荷尔蒙变化的影响,乳房部位的癌症情况更加复杂。”
癌细胞中常见的突变有两种,分别为“乘客突变”和“司机突变”,其中“司机突变”更加危险。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在老年孕妇身上发现的正是“司机突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的乳腺上皮细胞呈线性增生。
该研究发现,高龄怀孕和单纯年龄增长都会引发大量的细胞突变。虽然从未生育的女性基因突变的风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是高龄怀孕面临的突变风险要高得多。
这是全球第一项精确证明癌前突变在乳房中的发生位置以及发生方式的研究。
这项研究存在双重的积极影响。“首先,有了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得知需要对哪些孕妇进行密切监测;其次,乳腺癌患者将有望得到与自己的DNA相匹配的药物。”斯特宾评论道。
原文来源:The Telegraph
原文标题:Delaying motherhood until 30s 'significantly raises breast cancer risk'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现代女性推迟生育年龄,在妊娠期发现乳腺癌的几率在逐年增加。怀孕期间发现乳腺癌应该怎么办?是否应该选择保命放弃妊娠?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与生育能否两全?十月乳腺癌防治月,39健康网肿瘤频道邀请乳腺肿瘤专家饶南燕为大家解析。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