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医疗界噩耗频传,不完全统计,已至少有6位从业者因病早逝了。
陈怿、张恒伟、王辉、肖育众、李晓松……
今天,这个名单还会再增加一个,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7月11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徐灵敏在其微博透露:沪上一著名三甲医院,一位优秀的博士医生被发现猝死在卫生间。
“医学界”已从相关医院证实了这一不幸消息,但关于这位博士的具体信息,医院暂未透露。
陈怿,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于6月14日因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41岁。家人做出了捐献她全身器官的决定。
张恒伟,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于6月28日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8岁。
王辉,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师,于6月30日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年仅32岁,家人捐献了他的眼角膜。
肖育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教授,于7月4日下午3点多被发现倒在实验室,不幸离世,年仅31岁。
李晓松,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院长,因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并发颅内出血,于7月4日不幸辞世,享年56岁。
上海某三甲医院30来岁优秀博士,于7月11日猝死,希望我们早日知道您的名字。
医师的健康问题,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发布的“2016中国医生健康指数年度调查报告”中显示:超六成医生生活方式亮起“红灯”,尤其是年龄≤35岁的年轻医生生活方式堪忧。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医师的健康状况”章节显示:
仅19.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健康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医师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护医师健康的一个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就是保障医师的休息(休假)权,减少医师的加班加点。
但现实是,许多医生的猝死,依然换不来休息权的保障,甚至还要带病工作。
7月6日,浙江省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杨徐松在手术做到一半时,被检验科通知他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指标明显升高,必须赶紧联系心内科。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为病人做完了手术,随后经绿色通道到上级医院做了“冠脉支架植入术”。
杨徐松医生的这一行为,让自己冒着巨大生命风险的同时,也让病人暴露于危险之中,自然不值得倡导。但于他也实属无奈之举,因为那台手术只有他会做,手术做到一半,他走了,病人怎么办?
2017年底,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43岁呼吸内科医生赵变香在查房时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随后“人民日报”发布“抗疲劳手册”,提醒医护人员打拼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心脑血管死亡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一些名人的猝死,比如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国家队举重教练梁小冬、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他们的逝世让许多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深感忧虑。到底我国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如何?体检能否查出心脑血管病?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