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单采浆传播
在丙肝的血液传播中,单采浆曾是一个大问题。
单采血浆,就是把人体的血液经过离心机分离出血浆成分,把其余的成分还输到体内的一个过程。我国单采浆方式是从日本学的,日本也因单采浆回输的问题,造成大批群众感染丙肝病毒。
在我国,1996年以前的献血人群,都有感染丙肝的风险,此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杜绝单采浆回输,也杜绝了该类传播风险。
过去,国家用白蛋白做凝血因子,需要大量血浆,在分离血浆的过程中,将献血者的血浆留下,血球却只能丢掉。但血球的红细胞、白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抗感染、携氧能力,研究人员认为血球扔掉很可惜,为了避免浪费,就把血液进行分离,血浆留下来,把血球加上生理盐水回输给病人。
这个方法产生了大问题,同血型的血球混在一起,配上生理盐水,输给不同的人,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患有艾滋、丙肝或乙肝,接受回输的所有人将全被感染,就出现了艾滋病村、丙肝村等悲剧。
现在输血传播丙肝的概率几乎可以是零,但共用注射器、不规范诊疗操作、性传播仍然会导致感染丙肝病毒。
未来:应避免胃镜传播
胃肠镜也是传播丙肝的重要传播原因。
以前,如果有丙肝,就不能做胃肠镜,或者成为当天最后一个做该项检查的患者,避免其他患者感染丙肝的风险。
现在,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在做手术、进行胃镜、肠镜前,都要进行丙肝筛查,并且所有的腔镜都要进行消毒,大医院杜绝了这种传播方式,但基层依然存在隐患。
欧美国家检查时每个人有单独的镜子,晚上进行统一消毒,但在中国,一个医院可能只有两个镜子,三十个患者轮流使用,最后再进行消毒。现在大医院镜子多,可以做到统一消毒,但基层医院还在采取临时消毒的方法,所谓临时消毒就是拿酒精泡一下,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传染丙肝病毒。
胃肠镜按目前消毒隔离办法处理,理论上也不会存在大问题,但如果消毒操作不规范,尤其在医疗设备稀缺,医护人员意识相对落后的基层医院,确实存在潜在风险。
希望胃肠镜的消毒也能引起各医院的重视,不要因为操作不规范、消毒不到位等原因,再发生重大医疗事故,不管免多少人的职,也挽回不了老百姓受到的伤害,对最老百姓最大的关爱,就是防范于未然。
丙肝病毒的危害
丙肝是慢性进展疾病,感染丙肝病毒后,患者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但慢性化率高达60%~80%,容易发展成慢性丙肝患者。
如果慢性感染不及时治疗,距离肝癌就只剩这五步了:反复炎症、坏死、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由于肝脏没有痛感神经,很多丙肝发现时就已经是肝硬化或肝癌。从丙肝病毒感染进展到肝硬化,平均时间为25年,喝酒、脂肪肝或其他肝病夹杂其中,造成肝硬化的速度会提前5~10岁。
丙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不同于乙肝病毒,丙肝没法通过疫苗来预防,丙肝病毒是高变异病毒,病毒一直在改变,研发出的疫苗也会失去作用,所以在丙肝预防方面,只能通过传播途径进行预防。
现在所有献血源都需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通过RNA检测,患者还没发病前,就可以查出病毒,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风险。现在输血传播丙肝的概率几乎可以是零,但共用注射器、不规范诊疗操作等仍然会导致感染,包括性传播。
在治疗方面,治疗结束以后12周和24周经敏感试剂检测不到RNA就算治愈了。现在的药物,已经能百分之百治好丙肝,包括肝硬化、肾功能不全人群也能使用该药物。
但总体来讲治疗越晚,效果越差,不但抗病毒治疗效果差,还夹杂免疫功能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丙肝已经是可以治愈的一个病毒性疾病,这也是科技的重大突破。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江苏东台发生血透患者丙肝感染事故,此类事件暴露血透管理漏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18日是第十五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肝病专科主治医师魏东指出,慢性丙肝的症状比慢性乙肝更为隐蔽,长期血透、曾输血剃头、纹身、文眉、穿耳洞或做过牙科手术等人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晓红也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等药物,可以堵住肝炎往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大门”,甚至达到治愈。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