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然而很多人觉得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病,是人体自然退化的表现,无需谈之色变。其实,大家不知道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病残率高、死亡率高,已经被称作“隐形的杀手”。
◆四大症状 警惕骨质疏松症
1、疼痛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很多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疼痛沿脊柱两侧弥漫性分布,直立后仰、久站久坐后疼痛明显,平卧休息后疼痛可稍缓解;做某些特殊动作,如弯腰、搬提重物、用力咳嗽等亦可加重疼痛症状。
2、变矮、驼背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全身骨骼发生退变老化,椎间盘等组织含水量及弹性下降,如果只是“缩水”1厘米~2厘米,则可认为跟牙齿松动、头发变白稀疏一样,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
然而,骨质疏松的脊柱椎体骨量明显减少、骨强度差,容易压缩变形,尤其是弯腰等动作容易导致椎体前部分压缩变扁,这种原因导致的身高短缩通常超过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3、骨折
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并发症,轻则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轻微受伤甚至日常做家务,如从沙发上坐地跌倒、弯腰拖地、崴脚就可导致相应部位的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4、心肺功能受损
骨质疏松的患者如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脊椎后凸畸形(驼背),胸腔容量变小且胸廓活动范围受限,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感觉心慌、憋气、气不够用等,以爬楼、拧重物时较为明显。
◆纠正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远离骨质疏松
1、嗜烟
不仅影响肠道对钙质的吸收,还会直接促进骨骼中的骨质流失。
2、酗酒
过量酒精会通过损伤肝脏,间接影响维生素D在体内的合成;还可影响体内其他激素的合成,间接导致骨质疏松。
3、咖啡因
过多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可口可乐等,会摄入过量的咖啡因,增加钙的排泄。
4、药物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肝素等药物时会诱发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 把握好这三点
1、营养
清淡饮食,均衡全面的饮食可以促进骨质的合成及钙盐的沉积;多进食富含钙的食物,推荐摄入量为每日800mg;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则应根据医生指导适量补充钙剂;适量摄取蛋白质,蛋白质是骨骼的重要原料,但过多的摄入会增加钙的排泄,推荐适量蛋白质即可。
2、运动
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并保持最大的骨强度,负重锻炼给予骨骼适当的压力,可以增加并保持骨质中钙盐等矿物质的含量,提高骨骼的强度;相反,缺乏锻炼时(如久病卧床或骨折后的患者)体内的钙质会渐渐流失,骨骼强度也随之降低。
经常锻炼还可以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让中老年人较不容易跌倒,减少骨折等意外的发生。
3、阳光
晒太阳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在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很低,根本满足不了人体的需求,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下的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弥补这一不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人们普遍认为,喝可乐非常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并且将可乐作为骨质疏松的唯一原因,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科学。可乐尽管不健康,但认为它就是骨质疏松的“凶手”,其实是一种错误观点。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