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实现内心的愿望 更不敢直面“无法实现”的现实
真的有人喜欢跑到单位免费加班吗?逃避之外,还有很多无奈吧!方小可渴望周末有人在身边陪伴,小于希望可以安安静静地享受单身生活。他们对生活都有美好的愿望,却都感到对现实似乎无能为力。
这就是“周末恐惧症”患者的主要问题——他们并不是喜欢工作,而是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做不好。他们可能是某个岗位上的业务精英,但在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上却一直只是个业余选手。所以,工作的时候大家在一起集体兴奋,周末的闲暇时光如何度过反而成为难以作答的问题。
而每个人的问题成因各不相同。不管是方小可的性格和社交习惯,还是小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都是日复一日积累下来的。所以,想要改变,真的需要花一点儿心力。但是,与职场中不同的是,我们在“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件事上总是有些动力不足。因为除非你自己重视,根本没有其他人逼着你使劲儿。或者说,即使有外界的压力,比如老爸老妈的唠叨和妻子孩子的抱怨,也决计不会像老板或者客户的意见那样对我们有十足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很多人感到没有办法,也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自己问题的相应能力——比如扩大交友圈所需要的社交技巧,或者是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遗憾的是,很多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提高专业技能,或者研究投资理财上,却想不起也同样可以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去专门用心学习和练习。
所以,很多人生活中的小问题就无限期地向后推迟,推迟,再推迟。大家只是觉得日子不是那么如意、那么理想,但也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也就一天一天得过且过吧。何况去问问那些闲着没事就聚在一起吃饭、泡吧、喝酒、唱歌的人们,好像也并没有好到哪里,也就感到平衡,继续装看不见了。
还要一直逃避下去吗?
心理学家指出,千万不要一直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加理睬,因为诱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成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失业、离婚等重大生活事件,另一方面就是日常生活中没完没了的小麻烦。而后者的交替出现和反复发作,是大部分人感到活得不开心的主要原因,长期的不良情绪的积累还可能会一朝爆发,变成大麻烦。
而生活中的问题,永远也不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解决。这就好像哪怕你每次数学都考一百分,语文课上不下工夫,语文不及格还是不及格一样。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和治疗师的研究发现,让人感到幸福度最高的生活,是一种维护了工作、人际、健康和精神生活四个领域相对平衡的生活。这种平衡实际上要比一个人智商或收入更加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身心健康的人,会尽量把自己的精力平均地分配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不是顾此失彼。很多工作中的“逃犯”并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知道除了“努力工作”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尝试。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也是一到周末就烦躁,先别着急让自己具体做什么,不如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是缺少相互支持的朋友和伴侣,还是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再或者,我是不是一直在躲避什么不敢面对的现实?在开始尝试之前,谁都会觉得改变有一点儿难。但是,难道一定要逃到无路可逃吗?
(责任编辑:温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