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医院就诊人满为患,小医院则门可罗雀,基层医疗资源闲置。坊间有声音认为,大医院应该减少门诊服务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做高精尖的诊疗服务上,接收救治疑难重症患者等,甚至要限流,以中止服务的形式来限定每天的医疗服务量。
对此,姜保国有着明确的不同意见,大医院更需要进行医疗服务创新。他认为,改变就医环境,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不仅是在过去如此,现在,甚至未来都将会是医院要重点开展的工作。
巩固与优化诊疗服务流程 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北大人民医院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人民医院一直采取多项措施来改善。例如在门诊大厅依次开放15个窗口,针对部分患者来医院找标识找不到,挂号也比较复杂,门诊设有广播,挂号条上标注清楚患者就诊时间、地点等。
此外,医院还致力于打造优质护理,让护士回归病人床旁,把更多的时间和关注留给病人,从人文角度出发,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还有特色志愿者服务,开设手术室陪伴,志愿者陪伴等待手术的患者,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有助于放松的设备,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以及协助患者与护士沟通。
“引入志愿者服务也是医院的持续工作,一方面可帮助患者快速进入就医流程,改善就医感受;另一方面志愿者多数是医学生,学生体会患者的难处,了解患者的需求是什么,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深远。”副院长赵越补充说道。
由于北大人民医院地处核心区域,接诊压力较大,医院未来将进一步改善医院环境,如拟将原来的宿舍楼改造成为了急诊急救中心。现在体检中心并没有单独隔开,还将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等。
落实与创新医疗服务 布局急诊创伤救治网络
“不可能让医院的患者受到像飞机场的患者那样的待遇,医院的走廊里突然有病人晕厥,反应是要大大快于机场、超市等地方。”作为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姜保国认为,医疗安全是医院整个的生命线。
落实与创新医疗服务,北大人民医院在加强急诊力量,提高急诊服务能力方面是一大亮点。2016年4月19日,在《全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项目进展新闻发布会上,姜保国强调关注整个生命救治,建立了一套严重创伤的救治流程,将创伤救治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让每一个医疗事件或是每个医疗行为发生时都有章可循,每个学科都有一套抢救流程,比如心脏骤停的抢救流程,抢救的过程中会呼叫到哪一级的医生来抢救。此外,让医院内部的患者在发生急重症的时候,抢救成功率更高,这些是医院应该基本具备的。”
从今年1月开始,北大人民医院开始启用“严重创伤信息交换预警联动系统”,该系统能够做到将创伤患者快速转诊、快速对接,医院通过跟999和120签约合作,建立闭环式的信息通路,包括救护车上患者病情的快速评估,在几分钟以内把信息传递到医院的急诊室,急诊室平台上会有上线评估,会呼叫到医院院内组成的多发伤专家会诊,经过反复会诊,建立快速信息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多发伤或重症患者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助力与推进优质资源下沉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开始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北大人民医院医院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信息化平台更是贯通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如临床路径已经完全植入临床工作,极大地推动医院诊疗规范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以电子病历为中心,融合其他临床系统,实现互连互通;DRGs-PPs(按疾病诊断分组预付费制)保证合理控制费用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严格管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以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安全等。
此外,北大人民医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依托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远程医疗的初步探索,将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至边远贫困地区。据了解医院远程视频病例讨论截至2016年6月底,与全国19个省(市、区)526家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远程病例讨论及远程视频讲座719次,共有102,119人次的基层医生从中受益,为当地医务人员建立起与国内尖端医疗技术对接的高效途径,为疑难危重病例搭建起直接面向北京医学专家的网络绿色通道,让“大病不出省”成为可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医院“国家队”,在努力提升医教研各项工作能力的同时,北大人民医院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大学医院优势,勇担社会重任,让健康扶贫工作“精准落地”,形成医院特色工作机制。
医院长期以来向青海、内蒙古等贫困省、自治区47家基层医院提供对口支援;也先后派出多批援疆干部及援藏医疗专家,支援边疆建设;积极参加扶贫公益行动,仅“健康快车”项目十余年来成功救治14个省25个贫困地区33,178名白内障患者等。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医疗提升服务能力,北大人民医院一直在行动。
寻找年度榜样、见证发展历程、共享成长硕果,由39健康网主办的2016第九届中国健康总评榜颁奖盛典即将在上海举行,在此,姜保国给总评榜的寄语是:健康是生命的第一需求,医院的医生护士做好卫生护士。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医学大学万芳医院副院长谢瀛华理事长中国大陆在医疗资源紧绷的情况下,医改需要一个出口。我个人的建议,以我多年经营的社区医学、家庭医学和全科医师的概念,以及我从美国得到的概念,应该要推动双向转诊。这并不代表基层医疗层次比较低,基层医疗要走入高品质时代,必须由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好好辅导他们选择模式的创新。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