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但如果企业仅看重前景,不具体分析商业模式是否适合,盲目上马各种项目,那么再广阔的前景也很可能和你无关。”以上观点是普华永道高级经理肖强在参加第三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时,向39健康网编辑阐述的。
据肖强介绍,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从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之间的保有量来看,中国固定电话装机总数呈下降趋势,移动电话非常迅猛的发展。中国的移动用户数量在全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不仅仅是移动用户的数量,还包括所谓的移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3G网络覆盖面,可靠性,超过很多发达国家。
中国移动用户除了打电话以外,还用移动电话做别的事情,即增值服务。有两个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一个就是短信,现在短信在下降,因为微信占了上风。在中国所有的移动用户中有50%以上的人是用短信,而最近的数据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是用数据服务,而且数据服务的使用量会增加。这也是全球比较独特的现象,这个比例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比较高的比例。中国有一个非常成熟的移动通信的基础设施,又有一个非常成熟庞大的移动用户群。这个就给发展任何移动上的东西提供非常好的基础。
健康方面,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医疗体制改革,第一步已经实施完成,前三年的目标一共投入几千亿,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政府对于公民医疗的保障。每个人每年政府投入的医疗保险方面的资金,2009年是80块钱,2012年每人240块钱,到2015年是360块钱,政府大力投入医疗服务上去。
另外就是医保覆盖率,中国有几个不同的医疗保障项目,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的,还有新农合的项目。这几个项目最终的目标是到2015年97%的中国公民都是在至少一类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内。而且不仅仅如此,覆盖范围内报销比例也是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15年,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
无论医生也好,还是消费者或者病人也好,他们处于各自的情况,对于医疗知识或者健康知识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需求。现在除了医疗以外,消费者对于知识的获取容易程度比之前变化很多。现在不是看报纸,而是看手机。现在不是到图书馆查什么东西,而是搜索一下。在其他领域对于信息获取非常容易,但是在健康领域的获取非常差。
很多做医疗的人用互联网的思路考虑医疗问题。互联网跟大众点评似的,所有人都可以网上加信息,但是医学是非常权威的,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妈是一个医生,她自己有病了,也是医生说什么也是什么,即使她自己本身有判断力的。
再者,如何给这个医生、消费者和病人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这个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有很多潜力,且刚刚起步。不过进一步说,如何随访沟通,怎么去深耕,怎么设计得能够引起病人或者医生的需求,同时又不让其觉得太烦。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是一种交易,交易跟信息不太一样,信息我们俩交换交换就行了,而交易则是:我给你的是什么,你给我的是什么,这是更深层次的。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还是要关注你这个交易是不是从根本上转变了他们的工作模式,或者是转变他们处理现在工作的障碍,其价值真正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说这是一个商业模式。
有三类主体是这类商业模式的利益相关方:第一类是作为支付方的政府,首先,政府需要改善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成本,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医疗服务;其次,政府需要降低民众的看病成本。政府不断推行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的一定居民的健康稳定,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二类主体就是药企,药企的诉求也比较简单,即希望医生都知道自己的产品,医生开药的时候想到用自己的产品。因此药企在考虑给医生和病人提供服务的时候,如果能够帮助产品供应商,比如做影像的,卖设备的,药企可以考虑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把产品供应商的利益也挂进来。
第三类主体是医院,医院要提高质量,不要出错,同时改善效率,让医生多看病人。
综上所述,移动医疗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深挖,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有价值。同时要影响到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觉得你能给他们带来价值。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有比较好的商业回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爱健康,爱生命,让我们和39健康网一同盘点2010年最具争议的医疗话题和引人关注的医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