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信横通总经理马宝琳:医药企业应对新医改的九个方向

2010-07-06 17:14: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如果要取消医院卖药的收益,而国家又不能及时补充这一部分钱给医院,那么医院肯定要想办法,不论什么办法都跑不了从企业那里获得。到底有哪些方式现在还不知道,应该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可能的方式有: 1、各种名目的赞助; 2、要求企业注资参股医院。因为现在明确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先从经营不好的企业医院和部队医院开始; 3、要求医药企业担负为医院宣传拉病人或者请专家的市场营销责任。<br><br>

  2009年4月6日下午,新医改方案出炉,若干项细则基本明确,这对医药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

  总起来说,新医改对医药企业销售渠道(比如代理模式)的影响现在尚不好判断,但是对终端的影响现在非常明确。医药营销将发生深刻的转变,也蕴藏着非常大的机会。

  取消药品加成。

  如果要取消医院卖药的收益,而国家又不能及时补充这一部分钱给医院,那么医院肯定要想办法,不论什么办法都跑不了从企业那里获得。到底有哪些方式现在还不知道,应该是各显神通、五花八门,可能的方式有: 1、各种名目的赞助; 2、要求企业注资参股医院。因为现在明确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先从经营不好的企业医院和部队医院开始; 3、要求医药企业担负为医院宣传拉病人或者请专家的市场营销责任。

  基本药物。

  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省级政府定采购价,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谁掏钱谁说了算,国家掏钱了就要严格管,况且这次对基本药物的“管”由于政治性很强,肯定管的很严,政府设租企业交租的空间不大。所以进了目录就要拼规模、拼成本、拼品牌,所以只有大的普药生产企业的大品种才能获利,规模不到基线的企业,产品进去以后可能更不好卖。到底如何还要看具体规定。

  增设药事服务费。

  医生处方药品收取固定费用,与处方上的药品金额无关。这实际上并不能斩断医生和代表的联系,只是减少了对代表的依赖。假如真的切断了利益联系,那企业就要完全转向学术推广。

  医师多点执业。

  医生多点执业有两种,第一是在多家其他医院执业,会把他的学术观点带到其他医院,专家的影响力发挥起来比以前更顺畅。第二是自己开业或几个人合伙开业(北京已经明确宣布),这里面有很多事需要外力来帮助,比如营销。另外,医生自由执业,不会主要靠卖药赚钱,那样医生自身价值会降低,肯定会选择用技术服务建立口碑,靠口碑增加病人,靠病人多逐渐提高服务收费,医生的关注点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效果,第三是不让患者在药物上花很多钱(以便省下来做医疗服务收费),所以药品的可信度很重要,可信度来自于专业的推广。

  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工人员可以充当医患间的“润滑剂”,帮助医师摆脱很多不应由医师承担、也做不好的事。医生只管治病,那么这些医务社工人员从哪里来呢?医院招聘还是第三方独立服务机构?不管是医院招聘还是第三方公司都需要钱,这部分钱很有可能落在医药企业的头上,退一步说,即便医院不要求企业出这部分费用,企业如果资源担负起这个责任来,可能是很好的营销手段。

  规范基本药物使用。

  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毋庸置疑,专业化学术推广会大行其道,恰逢其时。只要进入了指南,全国医生就要照此办理,影响深远。

  减少公立医院比重。

  国家将会采取多种产权制度方式去改革公立医院,其中一部分将转为民营医院。而首先列入改制、整合的会是国有企业办的、部队办的公立医院。私营医院增加,关系营销会失灵,药品销售同质化的拼价格、独家的拼专业化,把同质的产品策划的有特色是未来的方向和出路之一。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不但OTC可以面向患者,处方药也要加大对患者的宣传,只不过,这个宣传第一不能只顾了卖药,第二不能天马行空,而是要以“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原则,要正规,要专业,要科普,不能等同于做保健品的会议营销。

  强化继续医学教育。

  以上的健康促进与教育是对老百姓的,这个是对医生的。为了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水平,继续教育要大大加强。企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几个基本判断。

  不论在医改方案酝酿过程中,各个利益集团如何博弈,国务院的最终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全国老百姓看的上病、提高健康认识和疾病认识、缓解社会矛盾,靠适度的接近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公立医院,盘活医生的智力资源,靠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保障基本用药,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中医药。除了对医生相关的改革不到位以外,其他方面的措施基本上是尊重客观规律的。

  对医药企业的影响可能会有几点:

  第一、新药代理模式不会有大的突然的改变;第二、普药企业以现在的规模决定未来的成败;第三、终端推广方式会发生深刻改变,直接的关系营销会变成为医院以及为医生提供增值服务为主;第四、专业化学术推广是不可回避的;第五、企业要加大市场活动包括医生教育和患者教育的力度,而不是单纯依靠代理商销售行为;第六、专家关系更显重要。

  企业中远期要做的可能是:

  第一、在产品选择上加强化学药研发,加强好产品选择,最好是首仿或原研;加强生物制品如疫苗、抗肿瘤等产品的研发或购买;好的中药产品;第二、专业化能力的培养;第三、投资医院,尤其是连锁的中小型特色专科医院。

  近期要做的可能是:

  第一、专业化推广的实施;第二、是从今天开始准备现金;第三、密切接触正规商业,逐步掌握商业,当企业市场操作比较成功的时候,代理商可能会变成搬运工,回归渠道商功能;第四、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要建自营队伍的自留地,原来有自留地的要做扎实然后酌情扩张。第五、可以考虑进军OTC,不进军OTC的要大力考虑面向患者的处方药推广。

(责任编辑:黎颖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