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模式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每种模式内核因素的分析,可以将上述多种模式归类为以下九大类,详见下表。
1、集中采购模式 传统的集中采购,以海南会议确定的模式为基础,市场为主导,308、320号文件对招标进行了详细的规范,2006年前全国各地均采用。该模式的框架和制度对其他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近海南新模式再现江湖,对该模式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2、挂网模式 在四川挂网模式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网上限价为主的采购模式。该模式实现了全省统一挂网、统一限价,目前20余个省均参考此模式进行改造和完善,广东模式和河南模式是该模式的代表。
3、竟价模式 宣威模式率先提出“竞价采购、统一配送”改革方案,竞价可以降低药品价格的有益尝试陆续被各地接受。
4、药房托管 模式南京商业公司进行医院药房的托管,开创了此模式的先河,相继出现了商业集团、商业公司托管区域或系统几家医院药房或一家商业公司托管一家医院药房形式。
5、询价模式 宁波率先将询价采购模式在药品采购中应用,最低投标价作为中标取向,采用网上统一结算。
6、打包模式 随着社区和新农合药品集中采购的试点,改变原有的单一产品投标的现状,取而代之为打包投标,并通过双标、收支两条线、零差价、统一配送、定点生产等手段加以完善。
7、三统一模式 以宁夏的三统一模式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采购模式。是在海南模式和挂网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变化。重点不在于有几个统一,而是在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实现的结果,即: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使用、统一结算等。
8、统筹模式 将系统或区域的药品需求进行统筹,集中需求,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现款现货、网上结算和交易,以总后的统筹采购为代表,随着模式的丰富和发展,全国性的集中采购已不是神话。
9、医药分开模式 伴随医药分开的医改试点,相继出现的与之配套的药品采购方式的探索,如芜湖模式、武汉模式、嘉兴模式、临安模式等。有医药机构的分开、功能的分开和经济的分开三种。出现了政府对医院药房的托管的探讨。
以上九种模式各有特点,在具体的实施规则上却是相互借鉴和互为参考,如果从招标的环节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其中不变的变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招标价格的限定方式。
如四川挂网采用的是固定扣率的基准价格作为标底价格;其余各省采用的基本是周边省份的近期中标价格、本地历史招标的最低价格、现行医院的采购价格、现行零售药店的价格等作为标底价格;广东则不设标底价格,通过公开竞价淘汰所有价格偏高的药品;河南则采用的动态标底价格,以企业的报价的降价幅度作为中标的评判。
二是采购的方式和合同的标的。
采购方式分分散采购和统一采购两种,如宁夏、北京社区、上海闵行、宁波、济南、云南、总后等能采用的都是统一采购的方式,而四川、广东、河南等采用仍是分散采购的方式。另外,合同是否有标的也是一种重要的区别。如宁波、总后、宣威等都有明确的采购量的制定,并规范了回款时间和方式,而多数地区的集中采购都没有合同的标的。
三是货款的结算方式。
是统一进行货款结算还是医院分别进行货款结算是一个明显的区别特征。随着国家推行网上集中采购、收支两条线、医药分开试点,网上统一结算、银行担保、供应链融资等新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地的集中采购中,网上统一采购和结算将成为趋势。
四是中介的选用方式。
政府自建交易平台在各地越来越多的出现,如四川、广东、海淀联合采购等;原有商业第三方平台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以海虹为主体的中介机构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药品集中采购的经验,其完善和强大的药品采购数据系统将会为集中采购提供决策的依据;第三方平台与招标主体、医院、配送商共同管理药品集中采购的模式也在进一步探讨。
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的趋势和未来
分析各地的多种模式,结合国家新医改政府为主导和属地化统一管理的政策方向,参照已出台的与医改相关的配套政策, 我们不难对今后药品集中采购的趋势、走向和未来做出如下十点的判断。
1、政府为主导,以省(区和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行。药品招标的集中度和规模将扩大。政府在药品招标采购中将承担多重角色。
2、组织方式、运行模式多样化的探索仍会继续;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采购模式相对趋同将是最大的看点,指导性的药品集中采购规则和方式的出台只是时间的问题。
3、最低价中标、顺加作价、中标价和政府定价之间的不协调将有所转变。
4、科学的药品评价体系将建立,药品集中采购将采用;中成药、民族药、首仿药的地位将提高,进口、合资药的“非国民”地位将动摇。
5、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限定批发环节。药品代理商在招标中的定位将改变。
6、从全面招标转向企业自主定价药品的招标。政府已定价的药品取消招标。在社区和新农合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打包招标。
7、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的交易平台会越来越多。政府在招标中的工作重点,将从过去比较注重具体组织,转向加大对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中标药品的监督。医院的强势地位将有所改变。
8、依照新医改方案,配套政策调整在所难免,采购目录的设置会随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进行调整,药品将按照分类确定不同的采购方式。
9、限价、竞价、询价、议价、标底价、零差价、网上结算、银行融资、第三方担保、差别差价、药事服务费、收支两条线、医药分开、GPO采购等主题词将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在各省的集中采购方案中频繁出现。
10、医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以侥幸心理迎取产品中标的现象成为历史。练就内功,建立药品集中采购的企业内控体系和健全招标的管理体系将成为要求。以前在招标中不练内功,仅凭技巧取胜的医药企业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姚琦)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在《儿科学》(Pediatrics)9月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3岁以下就接受过麻醉的儿童,长大后他们的语言及推理能力都会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