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国网民结构、自我诊疗意识与药品网络营销

2010-01-27 14:56: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从种种数据中,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互联网的基础越来越扎实和稳固,互联网在人民群众中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然而把互联网如此普及与成熟的这些情况,与一直以来被炒的很热的自我诊疗、看病难和看病贵等现象相结合,在药品营销方面我们便有着很广阔的想象空间。

  09年在医药界被称为我国的政策年,由于医疗卫生造成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治未病”和“自我诊疗”成为了当代健康的主流意识。而在“治未病”和“自我诊疗”当中首当其冲的人群就存在于网络之中。

  从百度指数的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数据来看,年龄普遍集中在20至39岁之间,学历主要是在高中和本科及以上。由于疾病有所不同,这两个分布可能有所差异,但大体相同。并且数据与最新网民总体的结构特征相一致。

  那么我们结合网民的结构特征便可以发现,那些年龄在20至49岁之间,月收入在两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由于其身体因素、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决定了他们对于医院和药品的选择也不再单一的从医生那里获取信息,自然也不再完全依赖于医生的推荐或电视的广告宣传。在应对疾病时会根据自己的病情来决定是否去医院。由于网络信息的广泛便捷,使这个群体有了更多更快捷方便的寻求健康信息的渠道。基于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的因素,这个群体将汇聚更多信息自行去辨别和筛选,最终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这个群体中,也由于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教育水平高的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两部分人对于网络的信服度各有差异。

  有数据显示,知识结构越复杂、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其消费越趋于理智,自己的判断越清晰。这样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单一的渠道所获取的信息,更多的会根据自己从多渠道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判断,他们找寻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广泛,对于网络的运用也更加深入。书籍、人际交往、网络、电视与杂志等等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群人的消费更为客观和理性。即使对于权威,他们也是带有一定怀疑的去判断的。但是这样的人相对是较少数的。

  另一部分教育水品和知识结构相对较浅的群体往往更容易相信普遍的大众媒体和权威所发布的信息,对于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可以说这部分人是营销的重点对象。但由于常规的电视与平媒宣传都是单向的、生硬的和浅层有限的,致使他们在判断信息时更具疑虑,传统媒体的广告推广更多的只能让消费者记住而很难让消费者认识。而网络其互动性和广泛性正好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点,网络不光有广告可以使消费者记住,同时对于有需求的用户具有更深层的传播意义。例如在线咨询、专家答疑等等方式都是可以使产品更深入消费者心中的手段。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综合考虑这个年龄段的一般时间分配与经济收入等情况,如我之前在年龄结构的部分中所分析的:

  20至39岁的年轻人正值情感旺盛的阶段和社会奋斗的初期,其时间被工作、应酬、娱乐等瓜分,加之身体状况普遍较好,而医院就诊的高消费又对这群人的经济状况造成一定压力,致使去医院就诊的频次相对较低。自我诊疗就成为一种必须,一般的小病都是通过自己咨询和买药来应对。

  通过以上的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相信,药品的营销与推广在互联网上有着巨大的空间。尤其在OTC和一些“类OTC”(“法律属性是处方药,市场属性则如同OTC”的“类OTC”药品)品种上,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责任编辑:麦伟贤)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杨群玉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 魏书航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