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医改十大悬念猜猜猜
新年钟声敲响,被称为“医改运筹年”的2009徐徐落幕,第一个“执行年”随之呼啸而来。然而,人们的记忆似乎还定格在8个月前,那个被甲流感和全球金融海啸双重包裹的甲子暮春,一套历时3年发酵、惠及13亿人的政府公共产品服务政策,此时揭开神秘面纱。但是对于新医改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明确,具体的细则仍然待出。8500亿新医改投入如何分配?如何实现医药分开?如何改变以药养医现状?公立医院能否实现收支两条线?三分之一药企会遭淘汰?私人药贩面临生存挑战?医疗资源能否平衡?农民将如何受益?医生多点执业如何实现等等医改后遗留问题仍然在等待一个确切答案。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再添引擎
近日,广东省政府明确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成立广东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联席会议。广东省副省长佟星担任总召集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陈元胜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将整合广东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财政厅、人保厅、卫生厅、国资委、地税局、物价局、工商局、知识产权局、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加强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开发的规划、管理、指导等职能,制定科研投资和技术导向标准,统筹规划产业发展。这标志着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再获强大推动力。近年来,广东省局积极支持创新药物研发,鼓励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并不断加强药械检验检测机构、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生物医药产品标准研究等多方面的技术服务。2008年下半年以来,该局先后出台了18项和16项具体服务发展的措施,帮助广东生物医药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该局在全国率先允许现有药品批发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或兼并、收购等方式跨地区变更,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反映广东省生产流通领域药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状态的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始终保持在高位的98%以上。
据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统计,2009年,广东省医药产业完成产值约920亿元,同比增长22.6%;工业增加值逆势大幅增长18.3%,居全省工业九大支柱产业之首。其中,医疗器械产业完成产值310亿元,同比增长25%,居全国第一位。这充分显示当前正是广东历史上药品市场秩序和医药产业发展态势都比较好的时期。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传播医疗服务创新典范,见证健康服务新时代,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评选活动——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再度闪耀启动!目前网络投票平台已经吸引了几百万网民踊跃参与。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