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说几个现在可以修改的地方。第一,非目录药使用未限品种与比例,支付能力堪忧。第二,在2009-2011是改革的试点期,这个阶段是过渡期,政策比较乱。你既然是单独定价和基本药物和医保双跨品种的话,那你有选择了,但是今后怎么样不知道,眼前的是可以的。所以这里就需要每一个企业针对不同的产品分门别类的做出些应对。再加上此省和彼省招标原则确定上也不一样,同一个品种邻省的价格也不一样,你在管理上必须有一套新的办法。
第三,企业分组,批发分级、政府招标配送定费率。这个都是不合理的,因为经GSP认证合格企业有权在全中国做它任何一项业务,没有限定地域的概念,这是政府招标过程中一个最普遍采用的政策。多省一经宣布了它就这么干,比如说只有这个企业才能配送,它定了一些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它有目的定的,那谁规定只有200亿的企业可以当我的配送,20亿的就不能。企业争取权力的平等都是一样的,应该配送是中标企业和商业企业之间市场化的关系,配送费用的付出也不是政府定的,是中标企业给配送企业拿的费,那政府为什么要干预这件事呢?干预了将会很混乱。
第四,行政区域配送、纳税加分,排名加分,你在原研加分,价外索费。排名是一个大排名不是强排,一定要给谁大谁加分,就会变成消灭中小企业的一个政策了。不能按大小来区分。原研加分,现在有的省在犹豫,有的省说还是那么做吧,国家想把它俏销,但是搏弈太大。价外索费,坚决非得,现在中央有两个政策出台,一个叫农民养老保险,一个月55块,那医保的供应钱本来就紧张,那再加上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的财力压力更大。
政策修改建议
定价问题,我们建议科学设定标底指导价,现在定的价叫最高零售限价的指导价,那你就不如花一定精力制一个标底指导价,并限定浮动比例,政府既要管天花板价也要管地板价,反对唯低价是取。
建议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出台基本医疗目录,明确基本药物的服务边界。这个问题怎么提出来的呢?我们做药同志的一个理念,所有药品的生产要服从于和服务于医疗,但是现在基本医疗的界限没有,基本药物服务也不能清晰界定,所以你看在基本药物目录里面包括很多不基本的病。现在正在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展版医院版比现在已经发布的版还多,大约有400种,上午我不知道谢处长讲没讲这个事,就是他在管这个事。我们对这个事感觉到非常忧虑是现在如果基本医疗目录没有,你无限扩大下去也不知道多少是多,多少是少。你筹资水平农民人均才120块钱,我们职工医保是人均1700块钱,所以你筹资水平不一样,保证能力不一样那是非常合理的。
第三,政府千万不要确定配送企业,应该由中标企业自行选择配送企业,自行商定配送费用。
第四,基本药物落实过程中涉及生产、涉及配送、涉及使用单位,这三大环节中对他们要进行考核,你中标企业生产到位没有,你中标了不供货这样的企业要批评。有些企业没暗示、没保障质量,这些企业也要批评,必要也要取消它下次再配送的资格。建立一个公报制度,生产企业完全履约好的表扬,配送企业好的表扬,使用单位按时回款的表扬,必要的时候也建议降低医院评级。
零售药店是医改中最的热问题,你们这么多中小企业,这么多零售药店聚合在这里,对于这次医改中对零售药店的政策不清晰、不明朗,给零售药店带来这么大的压力没发声,声音小听不到很容易被忽略。
我们觉得零售药店应该是有理有据的在中央政策的服务内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比方说中共中央六号文件这么写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具备药物”,这是党中央的要求,这个要求是非常对应的,按常规理解任务对应政策就应该对应,那么很遗憾不对应。给了它一个补贴政策,没给零售药店,那我不知道零售药店在今后怎么办。你不卖还不行,国务院还有落实药店呢,政策上是有缺口,是有工作空间的,希望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把这些问题统一表达反应给有关机构在试点过程中修改和完善。我们零售企业该发声主要是在政策不完善的地方,因为中央愿意听到符合第一线的情况,你要不说你就自己认可,所以这个得有一个适当的表达和沟通,和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更高层部门都可以。如果你忽略了它们你就忽略了老百姓的方便,恐怕给他们带来问题。
我们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领导说了,你都不知道问题有多少,就这几个部委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来回改来改去,讨来讨去。再加上省里有强烈的反映,为什么我们省里没有?这些问题都是矛盾。在这些多种利益诉求的平衡中零售的声音很小,所以忽略了。给点建议是积极参与改革,改革是全体老百姓共同关注改革,为完善政策建言献策。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异地设库当时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坚决不同意异地设库;委托加工、定点生产、收支两条线、原研定价、社区中心不设药房;其实你设了药房等于把零售药店束之高阁没事可干,因为你俩政策不一样,竞争不在一个起点上,它没法跟你竞争,过去零售药店比医院卖的便宜,这回好了你没法便宜了。相信很多政策都在改革试点过程中完善的,试点后真正成熟是2011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试点。
还有一个建议办法就是挖掘一下市场,农村非政府举办医疗机构还大有人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成长型企业“抱团取暖”,用这个办法跟省里谈我们参加招标的资格和条件,也就相当于一个竞争力很强的企业,能不能得到某些省的认可现在还不知道,看看你们实践过程中总结充分的情况吧。力争采购成本降低,或者变相的降低,来点赠药和返点都有可能。还有用非基本药物的毛利去维持基本药物这块的经营不是一个什么高招,但是也是一个可做的事。第四点,以服务竞争。小病患者为慢性病,常见病。为居民农民提供方便服务。第五点,挖掘药品招标非中标企业资源。最后一招就是少做基本药物,卖点其他综合类经营,像化妆品,虽然不上策,但是也是一策。而且这块市场确实比较大,大家都看到了很多在中心地段中心店的一楼都不卖药了,加上保健器械的普及。一个慢性病糖尿病患者如果你让它每个月去社保中心做一个测验多少钱?你还不如给它一个血压计,也报销70%。我们一起想办法从创造良好的环境入手,在改善经营入手,在拓展经营入手解决我们当前遇到的这些困难。
总结一下,这次医改要倡导市场机制、弱化行政管价;鼓励多元投资,松绑医生医院;强化政府责任,保障农民居民。最大的亮点是全覆盖;最大的保持是倡导市场机制;最大的问号就是这样一个好的医改方案能不能原原本本落实到每个省。
基本药物就是保基本,不是所有病都管。医改的核心就是解决两部分人的问题,农民和居民。至于那么复杂的目标太复杂了,子子孙孙慢慢改吧,也不着急,还有很多年呢,不可能两三年解决这么复杂的问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