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药店售价多低于指导价 无药需降价政策又成空?

2009-10-26 15:33: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此次药品降价,各方反应如何?降价会不会成为“空降”,到底能带给百姓多少实惠?药店、医院、药企对此又都怎样看待?

  药企:基本药物降价 大品牌药企更容易受伤

  我国同一种药品有多个生产厂家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有的品牌药已经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可度,但是也有不少小品牌仍然分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最典型的如六味地黄丸,虽然全国知名度最高的要数北京同仁堂的产品,但是全国生产六味地黄丸的企业不少于800家。

  据媒体报道,石药集团相关区域负责人说,在单纯低价竞争中,吃亏的是大药企。比如此次进入基本目录的青霉素,在这一通用名下全国就有30多家大小不同的企业,小企业一般买现成的青霉素原粉进行分装,而大企业则是从粮食中提取青霉素原粉,然后再进行分装,工艺流程链条长,投入人力和物力很大。价格上相对也会更高些。再比如维C银翘片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同样是36粒装,外地某厂报价5角钱一瓶,而广州某知名药厂的报价是1元1角。而这些都要与小企业在同等价格进行竞争,大企业在这一点上更加吃亏。

  对于那些非独家品种的生产企业,越是定位高端的医药企业,在价格竞争上就越是处于劣势,最终导致降价死,不再生产该产品。

  笔者:别让政策都成一纸空文

  关注医疗政策的人都知道,最近国家卫生部出台了很多新政策,但是大多数还是没能让患者真正的感觉到实惠,哪怕只是一点点。就拿上面的基本药物价格下调来说,掐着指头算算,这个政策正式执行到现在也有5天了,不过对于这块众人期待已久的“石头”落地的动静并不大。这并不仅是因为降幅太小,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天,各地媒体在药店调查后都不约而同地发现:绝大部分药品的指导价其实高于甚至是远高于现在的零售价——换句话说,这次所谓的降价,到最后老百姓恐怕是感受不到的。

  对于此次降价在走访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百姓对此都是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这事恐怕也不能怪咱老百姓,关键是最近这种“一纸空文”的政策实在太多。

  比如说前两天卫生部出台一新政策,“将试点门诊、急诊先诊疗后结算”,这一政策曾经一度被大家理解为看病不交钱,先看病后付款。但是事后细看,原来所谓的“先诊疗后结算”只是医院对每位病人收取押金,设置独立的信息识别码,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相关费用就通过信息系统自动从押金里扣取。也就是说看病还是要先交押金。原来这个政策的出台只是为了省去患者多次检查多次交费的“排队难”问题。并不是说可以先看病,后给钱。“如果我有钱交押金,还用卫生部出来说这些么?”一位朋友看了此政策不无嘲讽的对我说。

  “如果只是卫生部下达的文件他们通常都是签个名字就存放在柜子里了。只有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的文件才是有效力的。”对此政策笔者与一位曾在无锡卫生局担任了多年领导职位的朋友如是告诉笔者。在财政明明不可能为医院“兜底”的情况下,这种预付费试点偏要跟“先诊疗后结算”拉上干系,笔者不能不说“您比本山大叔还能忽悠。”

  再看看再早一个来月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的最终稿,最终稿里写到“公立医院不得与任何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向患者收取费用的预约挂号服务” 但与此同时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又明确的表示,公立医院均可与第三方中介合作开展预约挂号,但前提是收费不得高于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不得向患者收取“额外费用”。正常人用正常思路一想都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不向患者收取附加费用?那中介机构赚什么钱?医院可以与中介机构“合作”是不是说号贩子从某种意义上在转向合法化?如此看来这个政策,又是一纸空文。

  再说回来现在这个基本药物降价的问题,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十次“降价通知”了,笔者的印象是,基本上是每年一次甚至几次。每一年,国家发改委都要管一管药品市场中的高价现象。但是,降了这么多年,除了能反映出相关部门貌似“尽职尽责”的在监督药品的价格之外,似乎药价高的问题,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解决。许多被降价的药品,在市场上都很快会买不到,我们称之为“降价死”。

  药价高——降价——消失——出现新药——药价更高——再降价——再消失——再出新药,这好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循环运动。

  改革总是在前进的,出台新政想要利民也总是好的想法。但掰开了揉碎了一分析,让老百姓真真正正的感觉到实惠才是第一位的,否则每次的政策出台,最后都是一纸空文。药价降了20多次,老百姓仍然没有感受到降价的好处,那么这些政策的出台又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出台政策而出台政策么,反而更让人闹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