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药店价格战:当过江龙遭遇地头蛇

2009-10-15 14:51: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前几年长期价格战的拼杀老百姓对这方面也已经疲劳了,老百姓自己心里也有了大概的认识,对价格并没有太大的敏感度了。”赵飙坦言,现在真正买药的人对于一降再降的价格已经失去了兴趣。平价药房差不多都有自己不同的低价策略,买药的人更多关注质量、疗效等其他因素。而注意力集中在价格上的已经是小部分人群,不足以影响市场和营收。对于最终的结果上,赵飙认为由于商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以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大趋势上来讲,中国的医药商业肯定是会从一些零散的企业逐渐集中在一些大的连锁里面。至于个别市场,当地的企业能够撑多久就取决于这个企业本身的综合实力和内部的经营管理。但是从长久来说,地区性连锁如果不能够崛起成为更大规模的连锁企业,那最终只有两种命运,要么被打垮,要么被吞并。”

  齐丽说:“经过前几年价格上轮番的轰炸,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选择已经不一样了。消费观念上已经不是唯价格标准了。”齐丽认为,竞争最终应该向着有利于行业的方向发展,薄弱的药店行业应该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我国现在的药房整体的品牌还是很薄弱,可能大型的跨区域连锁与当地的区域龙头通过合作相接合,这个行业才能做大做强。如果只是无序的竞争那对整个行业是不利的。竞争的强势最终应该取决于企业能否做的更加扎实,而这就需要人才和资金两方面的支持。”

  徐军认为,我国医药零售市场地区差异性比较大,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可能很难比较。一线城市在前些年的激烈厮杀之后,不论是价格还是主要商家都有了一个比较平稳的态势。因此老百姓买药心里也清楚什么价,像在北京主要买药的可能价格上已经不太关注了。但在二三线城市中激烈的竞争可能现在才开始,由于消费水平等因素对于价格还是很关注。因此,“在当地市场上出现的这种激烈拼杀可能双方都不会从中获利,也不能说就谁一定死。真正受伤的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小型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徐军这样预测。

  从前文中郑浩涛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察觉,郑浩涛认为老百姓对于药品的消费,虽然不再是只关注价格,但还是有一定敏感度的。所以在价格战上加大力度能够非常有效的阻碍对手扩张的。而在商业集中度的角度上,郑浩涛认为连锁药店其单点产出并不大,关键在于区域规模优势,所以地区性的龙头老大是很难被外来跨区域连锁吃掉的。

  姜梅芳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用事实告诉我们,在当地,价格依然是市民比较敏感的一个因素,也表示这样大张旗鼓、集中的降价促销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市场竞争,五位专家都非常认同一个观点,那便是在当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一味大打价格是行不通的。现代竞争的关键还在于树立品牌,做好服务。只有发挥服务优势,才能在同行业中更加扎实的站稳脚跟。齐丽说:“我们认为药房应该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和自己企业的内涵,而我们的特色就在于专业化的医疗服务,以及我们的平台作用,在这样的平台上集众家之长,让众家获益。”而在中智,也有“24小时送药上门”和“不卖后悔药”的亮点在业内颇孚盛名。郑浩涛也认为,价格只是撕开缺口突入的办法,从长远来看,企业关键还在于品牌的优势。徐军更是表示:“价格战来了之后,更多的是要坚持自己的东西,以做好自己为根本。自己的经营管理上去了,对于品牌市场的把握做好了也就不怕外来企业的冲击了。”

  不论是旁观者的观点还是从当事方的角度,品牌建设都是企业的必行之路,只有在构建品牌和稳固平台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扎实的越走越远。

  而在这样复杂的竞争当中,中智的降价是否预示着第二轮价格战的启动呢?

  徐军认为,一线城市在前几年经过了激烈的肉搏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稳定的格局,同时消费者本身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不像前些年那么高。一般老百姓用的药在平价药房都处于一个能够接受的状态,消费者关注的也不再主要是价格了。所以说可能很难有这样大范围内集中的价格战了。但是大型连锁向下扩张之路将不断展开,而跨区域强势入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压低价格,尤其像大参林本来就是价格杀手。只能说今后,在中小城市这种局部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为现在大型连锁的扩张都是向这些二三线城市进发的,那么必然会加剧这些地区的竞争。价格上的竞争是表现得最明显的一部分。”

  对此,郑浩涛和姜梅芳表示了更进一步的观点,郑浩涛认为药房市场已经经过了一个比较长期的平衡对峙的局面,加之08年出现的金融海啸的冲击,这种平衡必然会被打破。“金融危机来了,有的企业认为是机遇应该扩张,有的企业认为应该收缩。加上价格手段的推动,这样就必然会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又一轮激烈竞争。”

  姜梅芳更是认为,第二轮打起的不仅是价格战,而是更加复杂的一轮大范围的竞争。一些跨区域连锁逐渐进入二线城市,那么在这些地区必然会引发相应的市场动荡。而这些年来竞争已经变得不像前些年那么单纯,价格只是在这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手段,但是更多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综合竞争力的较量。中智连锁有集团作支撑,能在新中药、新普药等方面获得强大的后援,而这恰恰是经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齐丽认为,激烈的竞争已经使市场逐步成熟,虽然行业整体比较弱,但是日趋形成的综合竞争的模式已经展开并逐步在深化,成熟市场在竞争当中,价格拼杀的品种所占比重应该不大。而价格战的消耗最终会使企业以及整个行业受到伤害,并且最后顾客也会被搞混,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现在市场上购药的顾客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消费观念,单靠价格战是无法吸引顾客的消费的。

  赵飙也认为中山中智的情况应该是局部现象。全国的价格已经低到极限了,价格上根本没有什么降价空间可以供企业来打价格战。“现在的价格已经低到负毛利,再低就不如送了。”赵飙这样说到:“未来的市场必然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比拼,像商品的保障能力、服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方面。”

  第二轮价格战是否会来临,这需要时间和更多实际情况来验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市场在逐步成熟之中,在这不断成熟的过程里价格将逐步成为常态化的竞争手段之一。而在不断的竞争过程中,五位都认为,良性的竞争是对企业,对行业都绝对是一件好事。不论对哪个行业来说,良好的竞争环境都将使竞争者在不断历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国的药行需要这样的竞争来促进产业发展,使行业不断壮大,企业在这之中才能更加扎实。而这一目标也需要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良性的、全面的竞争中来,扩大行业的影响力,最终使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走向强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