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虎没人管?试药法规不明确
然而目前,从法律角度上来看并没有对试药人这个群体出台明确的权益保障,法律对该群体的保障相对较弱。
在调查中,有73.46%的试药人表示自愿参加试药,有90.8%的试药人担心试验药物的副作用。但是高风险所并没有令其带来的高回报丧失诱惑力,在试药人调查中仍然有近一半比例的试药人表示会继续从事试药。正像上文中提到的几个试药人一样,尝到了甜头便很难下决心回头。可是一旦发生意外又如何呢?接受调查的试药人中高达26.25%的人选择了沉默,73.75%的人表示要诉诸法律,要求赔偿。但是在多起试药纠纷的案件中,审理过程以及最终宣判所依据的都是人身侵害侵权方面的法律条文。由于试药行业鲜为人知且试药人自己也觉得自卑不愿意为人所知;其次相关法律并不明确,试药人对法律持有怀疑,对于诉诸法律并不抱有希望,使得近三成的试药人在自身权益收到侵害时选择沉默。
而来自职能部门的监管方面,在法律专家看来仍存在空白。试药人在试药前所签的《知情同意书》其实并不具备法律效应。目前,国内规范试药行为的只有一部《药物临床实验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并不具备强制作用,我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只能援引人身侵害方面的法律。”龚拥军说。
长期办理医疗和药监领域的案件的南京建康律师事务所律师龚拥军和北京律师协会医疗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志华都表示,中国需要更详细健全的法律条文来保护试药者的自身权益,以及对该行业的监管。
有关规定试药人试药间隔至少为3个月,然而职业试药人通常一个月试药两到三次,有的更多。试药并不可怕,但以试药为职业,就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人们的逐利性和缺乏相关试药人数据的监管是导致职业试药人这一行业出现的根源。陈志华和龚拥军都认为,政府应该从第三方介入,来保护临床试药者的利益。尤其是健康受试者,为了赚钱,面对医院更为弱势。“国家不能坐视一群年轻人以试药为生。”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试药人数据库,严格身份核查等手段,杜绝职业试药人这个灰色的群体。
对于试药人的保护也不应只局限于试药期间,同时应该为可能出现的长期不良反应做相应的准备,例如前文提到的引试药而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沈利刚。在试药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致伤致残的现象绝不只沈利刚一人,那么如何保障受试者试药之后的安全,以及在出现意外时如何赔偿等方面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提及,其他相关配套的措施也基本空白,例如没有相关的保险。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为试药者提供相当严格的保护措施,使试验单位与试药者的权利义务保持平衡。首先是通过对新药的益处与弊害进行鉴别,同时监察临床过程,以确保试药者的安全。其次,要严格保障试药者的知情和同意权。只有这两项还不够,还必须对于可能出现的伤害,作出医疗和经济的保证――试验单位必须对试药者提供保险和补偿。购买保险的费用属于这种药品的研发成本,在国外新药研发的成本中,有40%是投入到这方面的。这笔成本不管由研发者承担,还是将来转嫁给实际的患者,都比由试药者承担合理得多。
在对该行业的监管里,其中就有对于中介机构的管理。据了解,有的医院是由医院出面招试药人,有的则是通过中介机构。而一般医院是不许大中介向下线索要中介费用的,承接药物临床试验的大医院一般都有药厂提供的大量的活动费用,医院会按人数付给中介相当高额的报酬,而事实上因为试药人众多导致“机会难得”,有的中介就会向下线按比例收取中介费,甚至有的中介机构可以从众多应招的试药人中决定最终试药的人选。有的中介甚至通过暴力维护自己的“地盘”。
有知情人透露在北京海淀区曾发生过应中介费引起的斗殴事件——某知名大学医学部附属的实验室内,几名试药者发现自己交了20%的中介费,而其他人只交10%,就找介绍自己的试药者去理论。发生争执后,试药者殴打了中介。被殴的中介又联系“带头大哥”,报复了那几个试药者。此后这样的报复性殴斗又各轮番进行了一次。
“那天,在实验室里共发生了四次殴斗。试药者们有的被打伤,有的被打跑。结果,医院只好停止试药工作,并与之前合作的‘带头大哥’解除了合作关系。” 知情人文飞说,“这家医院试药机会很多,他的‘大哥’张某就想和这家医院有业务联系,但生怕和退出的那位大哥起冲突,所以一直没有进展。”
这样的混乱现象更应该在法律法规中做出明文规定,并且经常性查处。然而在百度贴吧的试药吧中,试药中介数量众多,遍布广泛,并且大肆宣传招揽更多的试药人。小编这里摘录了几条百度贴吧里试药吧的帖子:
“上海!需要学生若干名,人满马上就可以开始。本次为治疗关节炎的药,绝对安全。”
“沈阳急聘试药人一天300:招聘健康的成年男女18-40周岁,免费体检,进行临床试药。两星期500-700元(两星期每一星期去一天)
三星期800-1200元(三星期每一星期去一天)
四星期1700-2300元(四星期每一星期去一天)”
“最近某医院有次试药活,治疗帕金森的药物,一共2天,报酬为2240元,我们提成30%,第一批活已经做完,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试药人用命拼来的钱还被中介榨取,怎能让人不气愤、不跺脚。有关单位和机构又怎么能够坐视不理,熟视无睹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