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美籍科学家:国内新药研发一直走错路

2009-07-31 10:57: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热情高涨,需求紧迫,市场广阔加上政府的重视,可以说是机遇频生。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医药研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走错了路。”在第七届大连药店大包会上,美籍华人科学家、“氧化应激窗口期”理论创始人、辉克药业技术总监朱作霖博士在谈到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现状时如是说。

  身处在这一境况下的辉克制药的技术总监朱作霖发出这样的感叹:“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不能直接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等现行规定,以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国内新药研发的主要绊脚石之一。国家一方面支持新药的研发,但是一方面在政策上又很难给予过多的支持,这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事情。”

  朱作霖表示,虽然充分保证药品的安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政策明显过于生硬,不应简单地“一刀切”,应该充分考虑给予区别对待。

  下一时代新药研发的突破应来源东方

  朱总指出在中国现有的情况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新药研发想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完全转变思维。不能再走过去模仿西方国家新药研发的老路。一方面来说中国现有的国情与国外不同,机制也有诸多的限制。如果一味的去模仿,就只能是一只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面走。无疑是在拿自己的“短处”去与西方的“长处”竞争。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现在国际上依靠传统方式研究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寻找新的办法开发新药已成趋势。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应该发挥自己几千年来的中药文化传统。

  朱作霖指出目前全球现代医药研发是以寻求新化合物为主导的研发模式,化学药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化学成分库,从中筛选新化合物,追求高洁净、高浓缩、高疗效的目标;化学药以成分清楚、靶位明确、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和工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等优势,主导了世界医药市场。但化学药物的发现、开发是一个漫长复杂并充满风险的过程,从发现化合物到新药上市,甚至只有万分之一的成功率。面对化学新药研发的困境,中国的新药研发向必须要转变观念,贴近临床,从古老的东方医药学中寻求解决方案,从中医药资源宝库中寻求新药研发模式的突破。西方化学药以200年的历史引领了药物发展的整整一个时代。那么在下一个时代,新药研发的突破其实就应该来源于东方,来源于中药和植物药。

  虽然国外西药开发原有优势远胜于国内,但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用西药方法研究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西药主要是针对单个分子的效用进行研究的,而中药则是多个分子协同来发挥作用的,由于发现药物中有效分子的工作如大海捞针,所以通过目标锁定直接进行有效分子的研究也可谓一种捷径。朱博士指出现在在西方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中药,这也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个很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组分中药的开发已经成为中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开发“组分中药”就是在中药原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分离出中药的有效组分,明确各组分的协同作用,确保有效成分的均一性并建立制药标准。同时,企业还可以在中医辨症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选取有效成分构化成一个没有任何杂质的新药,使其的针对性和治疗准确性大大提高。

  关于现代中药研发的定位,朱博士认为以成分研究为基础的创新中药从中药中寻找和提取有效成分,然后合成新的药品,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开展人工合成或半合成。也可以在药效肯定,活性物质基础明确,质量可控的基础上,开发有效部位。朱博士指出现代中药现代中药研发应定位于防治病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方面,参照积累的临床经验,而不是简单继承与借鉴西药。

  “化学药物发展至今已经面临一个平台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美籍科学家朱作霖博士表示,新药研发愈发艰难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企业或者是美国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了。它已经逐渐成为所有跨国企业的心病。化学药品的研发其实就是要从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有用的分子,所以研发出的新药越多,筛选出新有用物质的难度就越大,再加上患者对于药品安全的关注,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新药的审批越来越严格,这些都导致了全球新药研发出现瓶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尽在产经频道!

(责任编辑:唐静)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