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雾霾,很多人都会皱眉。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5日,北京持续7天空气污染,其中严重污染4天,重度污染3天,PM2.5日均浓度值达到289μg/m3。如此重污染的天气,人们出门得戴上各种防护口罩或者根本不敢出门。雾霾猛于虎,但是你知道吗?室内的“烟霾”比它更可怕!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
11月25日,在第十八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无烟环境监测评估技术及其应用实践”分会场上,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汇智泰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医学实验部)对室内烟草危害问题进行了探讨。
尽管大环境难以避免,但吸烟的小环境可以改善。研究发现,在30m3实验舱里,燃烧一支香烟,产生的PM2.5在5min内可以超过800μg/m3。室内的烟霾远远超过室外的雾霾。如果不吸烟,就不会给自己和身边人带来健康危害。
烟叶、烟气有害成分的认定仍较棘手
在会上,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介绍,目前已知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数百种是有毒的,致癌物至少69种。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增加,自第一份名单出现后,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主流烟气有害物质名单发表。烟叶、烟气有害成分的认定长路漫漫。
近些年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控烟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无烟环境监测评估,也开始和相关实验室合作,通过对环境、生物监测,实验室技术提供详实、客观的数据,告知烟草的危害。这一举措也意在推动全面无烟法规的实施。
室内烟霾加上室外雾霾,无疑是雪上加霜
室外雾霾需要警惕,室内烟霾更不能忽视。在室内,你也难躲避室外的雾霾。如果室内的烟霾与“入侵”雾霾的叠加,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在室内吸烟,烟草烟雾中的微小颗粒物PM2.5会急速上升。烟草烟雾中的颗粒物成为室内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验数据说明,室内如有人吸烟,烟草烟雾的微小颗粒物浓度会叠加在室外雾霾“入侵”的PM2.5浓度之上。
卷烟标识低焦油、中草药,只是在淡化烟害
部分烟草企业为了达到营销烟草的目的一直用各种方式淡化烟害,误导公众,例如在烟盒上常见有“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等标识。
证据表明,过去五十年中,卷烟设计的变化,包括加过滤嘴、卷烟打孔、低焦油,调香和加中草药等,使吸食的口味发生改变,增加了卷烟的吸引力,却并没有降低吸烟者整体的疾病风险。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现,由于低焦油卷烟造成的补偿效应,烟草业目前使用的ISO剑桥滤片法能导致吸烟者摄取的烟气危害物远高于烟盒包装上的标称值;吸烟者抽吸低焦油卷烟时的堵孔现象导致摄取的烟气危害物远高于烟盒包装上的标称值;吸烟者吸入有害物质的实际情况要比吸烟机测得的复杂得多,所以不能仅根据释放量来估算吸烟者的吸入量和健康风险。
恰恰相反,一些改变成为了更高肺癌风险的诱因。蓄意编造的此类卷烟可以降低危害的传闻,弱化了一些人预防吸烟和戒烟的努力,鼓励着本来不太可能吸烟的人吸烟,推迟了本来可以完全戒烟的人戒烟。在2015年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66条》中,就有明确提到“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
对烟草广告说“NO”
烟草使用是导致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众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全球每年死于与烟草使用有关的疾病逐年递增,且70%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面对烟草危害,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相当重视,新《广告法》在2015年4月24日通过,9月1日起实施,它是有史以来审议通过的争议最大,也是表达意见最充分的法律。
新《广告法》第二十二条明确指出,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发布的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不得含有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等。
2016年9月1日起,《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禁止通过互联网发布烟草广告。
对烟草广告说“NO”,大家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搜索“控烟新探索”,进行举报、投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一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雾霾现象,灰色的大雾致癌论一说,顿时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而在人大代表会议上,钟南山教授的一番雾霾致癌论,更是让大家忧心忡忡,那么雾霾究竟是否致癌?如何预防雾霾致癌呢?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