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小张一向身体强健,却在几个月间突然出现发热、体重骤减,整个人变得清瘦衰弱,到医院检查发现腹部有一个巨大的包块。在曲靖老家各医院均没有得到确诊,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
一个家庭的无奈选择
经过活检病理诊断,小张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周泽平认为,“患者还很年轻,还有大好的人生,我们治疗的目标不应该只是稳定病情,而是彻底治愈。”
“单纯依靠传统化疗手段,无法彻底消灭肿瘤细胞。“,周泽平介绍道:”目前靶向治疗方案是国内外各类临床指南推荐的治疗淋巴瘤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更大程度提高淋巴瘤缓解率、降低复发率。结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年无病生存、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能达到60-80%左右,很多患者可以得到临床意义上的最终治愈。
然而,小张的靶向治疗至少需要8个疗程,这个家庭要准备近20万的费用。对于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农村家庭,钱从哪儿来?在向亲戚东拼西凑后,小张勉强完成了一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很明显:小张持续高热、吃不下东西、腹胀腹痛等症状都开始有了改善。可由于再无法支付后续疗程费用,家人只能忍痛放弃。小张的症状在出院半年内再次复发,体力迅速消耗,在胸腹水、感染的侵袭中,遗憾离世。
靶向药进入国家医保,淋巴瘤不再可怕
周泽平主任告诉记者:“有大约30%的淋巴瘤患者,和小张一样,因为经济条件受限,中断、放弃了适合他们的靶向治疗。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淋巴瘤的复发几率,使病情失去控制。”
所幸的是,今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将36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其中,就有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所需的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
新的国家医保目录在各地执行后,很多过去因费用而放弃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都用能上适合的创新药,预后效果从而得到改善。这无疑是对广大淋巴瘤患者的一大福音。
提升靶向药可及性,实现医院+DTP药店双通道
然而,周泽平主任同时也指出:“由于受到药占比、医保总额控制的限制,即便靶向药物进入国家医保,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难免束手束脚,陷入两难境地。”
靶向药进入国家医保
要使得广大淋巴瘤患者获得有效的规范治疗、提高治疗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不再发生小张这样的悲剧,应该开通多元的购药渠道。如果不仅在医院,患者还能在专业的社会药房买到靶向药,这样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就不再受限于药占比等因素。如果在我省能早日得以推行,就可以让肿瘤患者切实从这些救命药中获益。
DTP药店
社会药房其实是DTP药店。DTP是Direct to Patient的缩写,是指零售药店直接将创新特药销售给患者的模式。患者凭医院处方单直接通过DTP药房购买到靶向药物,这大大地方便了患者。由于销售的是特药产品,DTP药店相较普通药房对药品的存储管理、处方审核以及专业服务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DTP药房与医保系统无缝对接还能帮助患者不仅方便地买到靶向药、还能完成医保报销。据了解,目前江苏、辽宁、山东、湖南、陕西、浙江、安徽、湖北、天津和吉林等地区已明确发文鼓励“医院+DTP药店”双通道模式,也期盼着云南的患者也能早日享受到这样的福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