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公立医院进入到非公医疗机构里的管理者,我确确实实体会到在中国社会办医不容易,而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更是充满挑战。”12月10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杨雪松在非公医疗十年发展大盘点暨美中宜和十周年庆典上表示,办医关键是“人”,最核心的也是“人”;医院发展必须要遵循医疗规律,回归医学本质,不能急功近利,一定是一个漫长的、逐渐沉淀的过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是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成立的大型非营利性的非公综合医院,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和方正集团共同组成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北大医学部和各家附属医院在医、教、研给予专家支持,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院长和核心专家都来自于北大医学部,并形成长期的合作。方正集团负责医院发展的资金、运行等方面的保障支持。
杨雪松对39健康网表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是北京大学第九附属医院,但由于医院身份比较特殊,在医院营收方面完全是自收自支,没有任何的政府补贴,从这一点上,北大国际医院应该说是一家社会资本性质的非营利性医院。
“在医院最开始的阶段,也经历过非常困难的阶段。”杨雪松说,当时邀请了国内很多优秀公立医院的领导者来进行讨论、指导,同时和集团、北医和全院员工经过反复的论证,最终确定了医院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首先在医院定位上,以基本医疗为主,满足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医疗需求,医院位于昌平区,目标是成为区域医疗中心,同时结合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学科,吸引全国的患者。同时针对各种类型的病人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特需医疗服务。医院的战略目标是希望通过五年规划,构建稳定的学科队伍,形成特色鲜明合理的学科布局;通过十年规划成为一家综合实力较强、专科特色突出的综合医院。依托于北医学科及专家资源优势,合作共建学科建设的主导模式,同时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多学科合作合作疾病诊疗中心。
结合医院战略规划,在临床学科组建方面采取三种模式,一为自建学科,基于国际医院的全职学科带头人和全职医师团队,能够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发展;二伟共建学科,依托北医系统,由现职主任领衔支持,北医各家主任兼任北大国际医院临床学科主任,共建科室;三为团队整体引入,在没有特别强优势的学科中,引进团队,例如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通过这些途径打造一流的医疗核心团队。
在学科规划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另外在病人来源方面,一定要考虑成本及效益。采取共建的学科共计41个,包括和北大人民医院共建学科13个,北大医院共建5个,北医三院8个,口腔医院2个,北医六院1个,北大肿瘤医院2个,以及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共建的神经外科。根据各个学科特色和服务特色,确定医院的学科划分,基于这个划分确定对各个学科资源的配置与支持。同时集合相关学科资源建立特色疾病诊疗中心,围绕疾病这个中心来建立诊疗中心。每个学科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医院根据规划来确定未来医院的资源投入和发展规划。在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下,在相关科室的空间布局上将其安排在临近位置,方便科室合作、病人转诊和专家会诊。
在医院的医疗管理和服务模式方面,医院引入了很多尖端的学科带头人,很多是现任主委或是曾经的主委、常委,同时很多科室是卫生部重点临床专科,总体来说医生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另外,医院通过多点执业,目前有400多位的兼职医生注册在北大国际医院系统内,在人才资源方面资源非常充沛。但是这也带给我们一些挑战,例如在共建科室的科主任往往不是全职的,这也使得在沟通方面需要比较大的成本,同时在医疗安全、医疗质控、人员培训、高风险管理等都面临一些挑战。
而在医疗服务方面所做的尝试,医院在普通诊区采取一站式全程辅助医疗模式,通过一个诊区,将病人、医生的专科检查在一个诊区完成,另外挂号、缴费、预约、复诊,给病人全流程的支持。
在科研教学方面,通过设立院内科研启动基金,并结合医院科研平台的建设,推动医院科研的起步。同时开放生物样本库、开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成立护理实习基地等推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截止2016年10月份,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最高单日门诊量达到2700人次,预计全年门急诊量超过45万人次。截止10月份开放825张病床,最高住院患者612人,目前基本稳定在580-600人之间,预计今年达到1.5万人。预计2016年完成手术量达到10000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疾病、小儿顽咳、哮喘,经产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胆病等。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